人大如何贯彻落实正确的群众观
王培强
体现人民意愿是人大落实群众观的基本要求。人民代表大会是人大代表按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这一性质,决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根基和源泉在于代表和人民群众之中。这说明权力机关尤其需要增强群众观念,牢固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群众观,这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地和落脚点。如果人大工作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那就改变了权力机关的性质。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应注意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行使职权,要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以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依法行使职权是人大落实群众观的关键环节。宪法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人大要通过法定程序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作出决议决定,对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保证国家权力最终属于人民。依法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保证国家宪法法律的贯彻执行,坚决督促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履行好人事任免权,按照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标准,任用那些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加强对其选举和任命的干部的监督和考核,促使他们更好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对失去人民群众信任的干部,依法进行罢免或撤职,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接受群众监督是人大落实群众观的重要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人民群众对权力机关的监督,本身就是对人大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参与。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作为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大事来看待,在增强自觉性上下功夫,在经常化上作文章。要逐步提高人大工作的开放程度和透明度,努力开拓让代表和人民群众知情议政的渠道,自觉把人大工作置于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以便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改进工作,尽心竭力地代表人民行使好职权。
(作者单位:诸城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室)
中国人大网 2004年6月3日 责任编辑 李红军
依法行使职权是人大落实群众观的关键环节。宪法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人大要通过法定程序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作出决议决定,对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保证国家权力最终属于人民。依法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保证国家宪法法律的贯彻执行,坚决督促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履行好人事任免权,按照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标准,任用那些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加强对其选举和任命的干部的监督和考核,促使他们更好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对失去人民群众信任的干部,依法进行罢免或撤职,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接受群众监督是人大落实群众观的重要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人民群众对权力机关的监督,本身就是对人大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参与。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作为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大事来看待,在增强自觉性上下功夫,在经常化上作文章。要逐步提高人大工作的开放程度和透明度,努力开拓让代表和人民群众知情议政的渠道,自觉把人大工作置于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以便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改进工作,尽心竭力地代表人民行使好职权。
(作者单位:诸城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室)
中国人大网 2004年6月3日 责任编辑 李红军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