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大工作要向纵深发展
赵守军
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推进基层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乡镇人大如何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笔者认为,关键是要立足实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工作中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实现工作由随意性向计划性的转变。目前,在部分乡镇人大中仍存在工作随意性较大的现象,有的对如何做好乡镇人大工作、发挥人大作用缺乏研究探讨,对全年的人大工作缺乏计划安排,工作中想到什么就做什么,难以产生理想的工作效果。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求乡镇人大增强大局意识,对全年的人大工作要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力戒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要抓住发展这个主题,服务大局,发挥作用。在工作安排上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紧紧围绕本地经济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个私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标准化生产等开展工作,推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二是紧紧围绕法律法规实施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工作,推进基层的依法治理;三是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农民负担管理、农村政务、财务公开、村委会换届选举等开展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科学合理地制定全年工作目标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从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乡镇人大工作。
二是实现工作由被动性向主动性的转变。当前,在部分乡镇人大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看”的依赖思想,有的缺乏工作主动性,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而是一味地等待上级人大的工作部署和工作指导。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认识上的偏差,部分乡镇人大负责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二线心态”,自我加压、争创一流的意识不强,缺乏敢闯、敢干的精神。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提高乡镇人大负责同志的认识入手。乡镇人大负责同志要认真学习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到乡镇人大工作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一线,认清自己肩负的重要使命,增强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热爱人大工作,勤于思考人大工作,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三是实现工作由“浅”向“深”的转变。从乡镇人大工作的实践看,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监督的实际效果不显著。有的虽然开展了很多视察、检查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是形式主义,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没有触及深层次的矛盾,难以达到监督的理想效果和预期目的。监督的内容不在多,贵在精,重在抓实、抓准、抓深、抓出成效。因此,乡镇人大要把提高监督实效作为实施监督的首要目标,树立强烈的监督意识,选准监督题目,改进监督方式,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碰硬,不循私情,毫不手软,一抓到底,力求实施一次监督,都能有收获、见实效,使监督不再是浮光掠影、软弱无力,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监督、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监督。
四是实现工作由守旧向创新的转变。目前,乡镇人大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点就是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方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缺少新变化、新气象。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因循守旧注定要走向落后,创新发展才能永葆生机。乡镇人大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和完善工作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改变那些循规蹈矩、一成不变、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工作模式,善于推陈出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重视乡镇人大理论研究,着眼于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措施创新、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做好乡镇人大工作新方式、新举措,努力开辟发挥乡镇人大作用的新领域、新天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提高,使乡镇人大真正成为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新的形势对乡镇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乡镇人大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思想观念,不辱使命,创新工作,推动乡镇人大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来源: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 2003-6-20
中国人大网2003年6月20日 责任编辑 李红军
一是实现工作由随意性向计划性的转变。目前,在部分乡镇人大中仍存在工作随意性较大的现象,有的对如何做好乡镇人大工作、发挥人大作用缺乏研究探讨,对全年的人大工作缺乏计划安排,工作中想到什么就做什么,难以产生理想的工作效果。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求乡镇人大增强大局意识,对全年的人大工作要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力戒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要抓住发展这个主题,服务大局,发挥作用。在工作安排上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紧紧围绕本地经济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个私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标准化生产等开展工作,推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二是紧紧围绕法律法规实施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工作,推进基层的依法治理;三是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农民负担管理、农村政务、财务公开、村委会换届选举等开展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科学合理地制定全年工作目标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从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乡镇人大工作。
二是实现工作由被动性向主动性的转变。当前,在部分乡镇人大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看”的依赖思想,有的缺乏工作主动性,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而是一味地等待上级人大的工作部署和工作指导。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认识上的偏差,部分乡镇人大负责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二线心态”,自我加压、争创一流的意识不强,缺乏敢闯、敢干的精神。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提高乡镇人大负责同志的认识入手。乡镇人大负责同志要认真学习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到乡镇人大工作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一线,认清自己肩负的重要使命,增强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热爱人大工作,勤于思考人大工作,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三是实现工作由“浅”向“深”的转变。从乡镇人大工作的实践看,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监督的实际效果不显著。有的虽然开展了很多视察、检查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是形式主义,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没有触及深层次的矛盾,难以达到监督的理想效果和预期目的。监督的内容不在多,贵在精,重在抓实、抓准、抓深、抓出成效。因此,乡镇人大要把提高监督实效作为实施监督的首要目标,树立强烈的监督意识,选准监督题目,改进监督方式,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碰硬,不循私情,毫不手软,一抓到底,力求实施一次监督,都能有收获、见实效,使监督不再是浮光掠影、软弱无力,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监督、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监督。
四是实现工作由守旧向创新的转变。目前,乡镇人大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点就是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方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缺少新变化、新气象。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因循守旧注定要走向落后,创新发展才能永葆生机。乡镇人大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和完善工作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改变那些循规蹈矩、一成不变、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工作模式,善于推陈出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重视乡镇人大理论研究,着眼于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措施创新、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做好乡镇人大工作新方式、新举措,努力开辟发挥乡镇人大作用的新领域、新天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提高,使乡镇人大真正成为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新的形势对乡镇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乡镇人大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思想观念,不辱使命,创新工作,推动乡镇人大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来源: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 2003-6-20
中国人大网2003年6月20日 责任编辑 李红军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