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和加强新时期地方人大宣传工作
韩健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担负着重大使命。与此相适应,加强人大宣传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今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应以此为契机,掀起人大宣传工作的新高潮,推动人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应当肯定,人大宣传工作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各地在工作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在一些地方,人大宣传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偏差。如在宣传对象上不够广泛,缺乏针对性;在宣传时间上搞突击,缺乏持久性;在宣传内容上多为"程序性报道",缺乏实质性。为此,笔者认为,当前地方人大宣传应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注重宣传对象的社会化
人大宣传工作应建立社会化的宣传机制,调动各方面的宣传积极性,由说给自己听、唱"独角戏",转变为说给社会听、唱"群英会"。
宣传人大,重点在于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人大意识。实践证明,党政领导干部的人大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到当地人大工作开展状况,影响到人大作用的发挥程度。因此,在对领导干部进行人大宣传时,要着重增强他们的民主法制意识,重点宣传地方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维护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的实施是宪法规定的人大的首要职权。重点宣传"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并对人大负责,人大依法对"一府两院"进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以此来增强"一府两院"向人大及其常委会如实汇报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在对人民群众进行人大宣传时,要着重增强他们当家作主的主人公意识。人大的主体是代表,人大代表来源于人民,是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的代言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可以而且理应通过人大来得到反映和体现。通过宣传和教育,促使人民群众更加关心、支持人大的各项工作,并通过人大代表这个桥梁和纽带,更好地促进人大工作。在对人大机关进行人大宣传时,要着重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认真做好自身的各项工作。
(二)坚持宣传时间的经常化
人大宣传工作,绝不能搞短期突击,而要常年坚持,做到人大工作开展到哪里,宣传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随时随地进行宣传。
具体来说,要象重视人代会宣传那样做好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的宣传工作,多角度、全方位地挖掘材料,深入报道,让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的宣传成为人代会会议宣传的延续。要加强调查、视察、执法检查等各项活动的宣传工作,对活动的背景、过程和成效进行全面报道,便于群众了解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情况。要常年不断地做好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的宣传工作。宣传各级代表充分行使代表权力、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在各条战线上发挥带头作用的先进事迹。要做好人大和人大代表关心群众疾苦、帮助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宣传报道;做好人民群众通过人大代表所提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宣传报道。在监督、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等方面,要有选择、有重点地搞一些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着力进行经常性、深层次的宣传,增加人大工作的透明度,使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人大,认识人大,支持人大的工作和建设。
(三)讲求宣传内容的实质化
宣传人大,要宣传人大工作的本质,体现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反映民主法制的理论和内容,反映依法治国进程中的规律和经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正确处理好程序性宣传和深度宣传的关系是做好新时期人大宣传工作的关键,我们应由过去偏重程序性宣传转变为不仅有程序性宣传,更有对实质性内容的深层次宣传。一是加强和改进有关会议的宣传工作。要始终围绕会议主题,表现主题,挖掘主题,宣传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当家作主、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的具体实践。要跳出会议写与会议有关的报道,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烘托主题,生动立体地展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执行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决议的具体情况。要坚持党性、客观真实性与时效性、生动性的有机统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对于人大代表在视察、执法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则要分清主流、支流,既看主流,又敢于"曝光"。二是加强和改进执法监督的宣传工作。要宣传人大及其常委会严格法律程序、加大监督力度、落实监督措施、完善监督方式、增强监督效果的情况。要充分反映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心问题,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进行监督的情况。对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努力改进工作,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活动,也应予以及时报道。在宣传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典型的同时,对典型违法案例,要给予必要的披露,形成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合力。三是加强和改进代表履职的宣传工作。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宣传人大代表是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要让人民群众真正了解人大代表,了解人大工作,了解人大制度,必须重视和突出对人大代表的宣传。通过大力宣传人大代表的典型事迹,使全社会尊重代表权利,支持代表执行职务,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代表在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方面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要注意代表工作的特色,突出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和时代特征,反映代表工作的全貌,从而提高全社会对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四是加强和改进人大在探索创新方面的宣传工作。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工作是发展中的工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加强,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人大工作实践中,会不断推出新的举措,总结出一些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相适应的开创性工作经验。对这些工作上的探索和创新,要积极进行宣传。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中国人大网 2004年7月6日 责任编辑 李红军
应当肯定,人大宣传工作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各地在工作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在一些地方,人大宣传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偏差。如在宣传对象上不够广泛,缺乏针对性;在宣传时间上搞突击,缺乏持久性;在宣传内容上多为"程序性报道",缺乏实质性。为此,笔者认为,当前地方人大宣传应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注重宣传对象的社会化
人大宣传工作应建立社会化的宣传机制,调动各方面的宣传积极性,由说给自己听、唱"独角戏",转变为说给社会听、唱"群英会"。
宣传人大,重点在于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人大意识。实践证明,党政领导干部的人大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到当地人大工作开展状况,影响到人大作用的发挥程度。因此,在对领导干部进行人大宣传时,要着重增强他们的民主法制意识,重点宣传地方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维护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的实施是宪法规定的人大的首要职权。重点宣传"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并对人大负责,人大依法对"一府两院"进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以此来增强"一府两院"向人大及其常委会如实汇报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在对人民群众进行人大宣传时,要着重增强他们当家作主的主人公意识。人大的主体是代表,人大代表来源于人民,是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的代言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可以而且理应通过人大来得到反映和体现。通过宣传和教育,促使人民群众更加关心、支持人大的各项工作,并通过人大代表这个桥梁和纽带,更好地促进人大工作。在对人大机关进行人大宣传时,要着重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认真做好自身的各项工作。
(二)坚持宣传时间的经常化
人大宣传工作,绝不能搞短期突击,而要常年坚持,做到人大工作开展到哪里,宣传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随时随地进行宣传。
具体来说,要象重视人代会宣传那样做好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的宣传工作,多角度、全方位地挖掘材料,深入报道,让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的宣传成为人代会会议宣传的延续。要加强调查、视察、执法检查等各项活动的宣传工作,对活动的背景、过程和成效进行全面报道,便于群众了解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情况。要常年不断地做好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的宣传工作。宣传各级代表充分行使代表权力、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在各条战线上发挥带头作用的先进事迹。要做好人大和人大代表关心群众疾苦、帮助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宣传报道;做好人民群众通过人大代表所提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宣传报道。在监督、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等方面,要有选择、有重点地搞一些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着力进行经常性、深层次的宣传,增加人大工作的透明度,使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人大,认识人大,支持人大的工作和建设。
(三)讲求宣传内容的实质化
宣传人大,要宣传人大工作的本质,体现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反映民主法制的理论和内容,反映依法治国进程中的规律和经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正确处理好程序性宣传和深度宣传的关系是做好新时期人大宣传工作的关键,我们应由过去偏重程序性宣传转变为不仅有程序性宣传,更有对实质性内容的深层次宣传。一是加强和改进有关会议的宣传工作。要始终围绕会议主题,表现主题,挖掘主题,宣传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当家作主、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的具体实践。要跳出会议写与会议有关的报道,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烘托主题,生动立体地展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执行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决议的具体情况。要坚持党性、客观真实性与时效性、生动性的有机统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对于人大代表在视察、执法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则要分清主流、支流,既看主流,又敢于"曝光"。二是加强和改进执法监督的宣传工作。要宣传人大及其常委会严格法律程序、加大监督力度、落实监督措施、完善监督方式、增强监督效果的情况。要充分反映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心问题,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进行监督的情况。对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努力改进工作,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活动,也应予以及时报道。在宣传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典型的同时,对典型违法案例,要给予必要的披露,形成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合力。三是加强和改进代表履职的宣传工作。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宣传人大代表是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要让人民群众真正了解人大代表,了解人大工作,了解人大制度,必须重视和突出对人大代表的宣传。通过大力宣传人大代表的典型事迹,使全社会尊重代表权利,支持代表执行职务,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代表在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方面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要注意代表工作的特色,突出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和时代特征,反映代表工作的全貌,从而提高全社会对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四是加强和改进人大在探索创新方面的宣传工作。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工作是发展中的工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加强,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人大工作实践中,会不断推出新的举措,总结出一些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相适应的开创性工作经验。对这些工作上的探索和创新,要积极进行宣传。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中国人大网 2004年7月6日 责任编辑 李红军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