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工作者要树立十种意识
庞清涛 林新钊
在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加快依法治国进程的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能,是摆在人大工作者面前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笔者认为,人大工作者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必须牢固树立十种意识。
一要树立学习意识。加强学习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人大工作者要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一方面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宪法法律和人大基本知识,夯实理论功底,增强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学习WTO、经济管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二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灵魂,也是提高人大工作实效的重要动力。人大工作者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创新促发展,向创新要成果。一是要实现工作思路创新,要勤于总结,务实开拓,使人大工作富有时代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实现工作方式创新,要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履行职责的新路子,不断开辟人大工作新领域;三是要实现制度创新,要善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履行监督职责的各项制度,推动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上档升级,努力开创人大工作的新局面。
三要树立竞争意识。竞争是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人大工作要开展得生动活泼、卓有成效,也要引入竞争机制。要彰扬先进,鞭策后进,激励和培养人大工作者的事业心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在工作中要自我加压,争先创优,用一流的工作效率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人大工作者勇于作为的新形象。
四要树立责任意识。人民在将权力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同时,也交付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人大工作者要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力,增强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负其责,真正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要牢牢抓住事关全局的重大事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督促“一府两院”认真加以解决,不辜负党和人民对人大工作者的期望。
五要树立大局意识。人大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机关。人大工作者要站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战略高度,履行好各项职责。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各项活动,又要严格依法办事,善于把党的意图通过法定程序变为人民意志;既要敢于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又要诚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六要树立群众意识。“群众利益无小事”。以民为本是人大工作的根本宗旨。人大工作者要做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的观念,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注百姓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和人民利益的守护神。
七要树立团结意识。集体行使职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原则,维护团结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人大工作者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襟怀坦白,以诚待人,同心协力干事业,团结一致向前看,共同完成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神圣使命。
八要树立服务意识。为群众服务、为代表服务、为人大及其常委会服务是人大机关的“天职”。人大工作者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一是要大力推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措施,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二是要经常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查和执法检查等活动,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办理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为发挥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创造条件;三是要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九要树立奉献意识。人大机关是“清水衙门”。人大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勤奋工作,勇于奉献,做人民群众的“老黄牛”。
十要树立廉洁意识。“公生明,廉生威”。人大要树立好自己的权威,不仅需要开拓进取、有所作为,更需要依法办事、廉政为民。人大工作者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勉”的要求,珍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行为规范,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克己奉公,廉洁从政,努力树立人大机关和人大干部的良好形象。
来源:河南省西峡县人大办公室
中国人大网 2004年1月8日 责任编辑 李红军
一要树立学习意识。加强学习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人大工作者要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一方面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宪法法律和人大基本知识,夯实理论功底,增强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学习WTO、经济管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二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灵魂,也是提高人大工作实效的重要动力。人大工作者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创新促发展,向创新要成果。一是要实现工作思路创新,要勤于总结,务实开拓,使人大工作富有时代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实现工作方式创新,要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履行职责的新路子,不断开辟人大工作新领域;三是要实现制度创新,要善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履行监督职责的各项制度,推动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上档升级,努力开创人大工作的新局面。
三要树立竞争意识。竞争是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人大工作要开展得生动活泼、卓有成效,也要引入竞争机制。要彰扬先进,鞭策后进,激励和培养人大工作者的事业心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在工作中要自我加压,争先创优,用一流的工作效率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人大工作者勇于作为的新形象。
四要树立责任意识。人民在将权力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同时,也交付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人大工作者要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力,增强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负其责,真正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要牢牢抓住事关全局的重大事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督促“一府两院”认真加以解决,不辜负党和人民对人大工作者的期望。
五要树立大局意识。人大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机关。人大工作者要站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战略高度,履行好各项职责。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各项活动,又要严格依法办事,善于把党的意图通过法定程序变为人民意志;既要敢于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又要诚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六要树立群众意识。“群众利益无小事”。以民为本是人大工作的根本宗旨。人大工作者要做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的观念,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注百姓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和人民利益的守护神。
七要树立团结意识。集体行使职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原则,维护团结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人大工作者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襟怀坦白,以诚待人,同心协力干事业,团结一致向前看,共同完成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神圣使命。
八要树立服务意识。为群众服务、为代表服务、为人大及其常委会服务是人大机关的“天职”。人大工作者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一是要大力推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措施,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二是要经常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查和执法检查等活动,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办理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为发挥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创造条件;三是要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九要树立奉献意识。人大机关是“清水衙门”。人大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勤奋工作,勇于奉献,做人民群众的“老黄牛”。
十要树立廉洁意识。“公生明,廉生威”。人大要树立好自己的权威,不仅需要开拓进取、有所作为,更需要依法办事、廉政为民。人大工作者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勉”的要求,珍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行为规范,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克己奉公,廉洁从政,努力树立人大机关和人大干部的良好形象。
来源:河南省西峡县人大办公室
中国人大网 2004年1月8日 责任编辑 李红军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