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 人大制度

以求真务实精神做好地方人大工作

沈孝纲

来源:   浏览字号: 2004年03月29日 00:00
        今年是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求真务实,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要认真学习,深入思考。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如果没有过硬的素质,没有登高望远的境界,就难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人大工作,要求我们必须把学习贯穿始终,当前尤其要认真学习好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一是按照中央要求,集中开展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的活动,普及宪法知识,提高宪法意识,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二是对会议通过的文件报告,要紧密结合实际,努力加以学习和掌握精神实质,切不可望文生义,浅尝辄止。三是坚持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我们学习中深入思考,运用学习的成果统揽全局,开阔思路,把各项工作筹划好、组织好。
        二要振奋精神,依法履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表明,人大常委会的地位是法定的,职权是法定的,会议和工作是依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来进行的。坚持依法履行职责,是对人大工作的本质要求。对人大工作者特别是常委会组成人员来说,要注意克服求稳妥不求进取、图清闲不图作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依法履行职责,大胆开拓,积极进取,有所作为。一是研究工作要以法律为依据。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所有国家机关、政党、团体和个人必须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人大常委会作为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的机关,在开展工作时,要提前学习有关法律,明确监督的依据和方式方法。只要具备法律依据,就没有必要畏首畏尾,患得患失。二是开展工作要以法律为武器。这就要求代表们从法律的高度考虑问题,不管是开展调查视察,还是审议决定重大问题,都要坚持依法办事,以增强工作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三是衡量工作要以法律为尺度。要把法律作为辨别是非、解决问题的标准,让人大工作在法律的范围内运行。实践证明,只有这样,人大工作才能理直气壮,被监督者才会心悦诚服。
        三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监督工作是地方人大最经常、最基本的工作,但目前监督不力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做到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所谓敢于监督,就是要明确,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是一种体制性的制约,而不是个人行为;它既是法定的权力,也是法定的义务;监督不作为就是失职。地方人大常委会既要加强日常监督,对“一府两院”工作该肯定的要充分肯定,该提醒的要及时提醒,该建议的要合理建议。同时又要大胆使用质询、组织特定问题调查、罢免、撤职等刚性监督手段,督促解决久拖不决和影响重大的实际问题。所谓善于监督,就是要讲究监督的方式方法,提高监督艺术和水平,实现监督动机和效果的有机统一,使监督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成为取得相互理解、彼此支持的过程,成为聚心合力、推动工作的过程。
          四要以人为本,勤政爱民。人大工作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人大及其常委会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为人民谋利益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忠实代表人民意志,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要密切联系群众。通过调查、视察、走访、座谈等方式,加强与基层和群众的联系,使我们的审议、监督和决策等工作,能够真正体现群众的意愿,反映群众的心声,实现群众的利益。二是要关注实际问题。要坚持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抓起,帮助群众解决好就业、就医看病、子女上学、住房等实际困难,给予群众更多的关爱。三是要做好代表工作。组织代表开展调查、视察、检查和评议活动,鼓励代表开展持证视察,拓宽代表活动领域,让代表唱好“主角”,提高人大工作功效,让亲民之风在权力机关扎根永驻。
        五要抓住关键,注重落实。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抓住关键环节,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一是要改进调查研究。凡是常委会审议、监督和决定的事项,都必须事先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凡是开展的调查、视察活动,都必须讲求实效,切忌流于形式;凡是形成的调查报告,都必须实事求是,言之有物,言之凿凿,切忌人云亦云。二是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定了的事情,部署了的工作,都要明确责任,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实;对看准了的问题,要做到不抓则已,抓就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使常委会的各项工作建立在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的基础之上。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人大常委会)  
        中国人大网2004年3月29日    责任编辑    李红军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