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 人大制度

人大代表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张勤华

来源:   浏览字号: 2004年03月16日 00:00
  中央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一号文件下发,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上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多次强调,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的战略意图和国家领导人关注民生、亲民爱民的风范,又敲定了各级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如何做好促进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笔者认为人大代表应发挥重要作用,这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

  一、促进农民增收是各级人大代表的责任
  代表法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人大代表不但要代表广大人民利益和意志管理国家事务,还要深入体察民情,向上级国家机关反映民生、民情、民愿、民求,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无论是为国家发展大计出谋划策还是为人民群众奔走呼号,都是人大代表的光荣职责。上海市人大代表王卓贤说:“一个称职的人大代表,就是要做个有心人,关注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的呼声。”当前,我国总体上城乡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离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差距,中央制定了宏观指导方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面对机遇,人大代表更应当义不容辞,走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前列。

  二、人大代表具有重要的自身优势
  更加了解国家政策。人大代表负有上情下达的职责,是党、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桥梁,只有知情知政,议政才能议到点子上,工作才有针对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了解国家政策是人大代表的基本素质。人大代表事业心强,责任感强,学习自觉性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也比较强,能够较好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无论是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依法履行的职权,还是闭会期间参加代表小组的活动,接触、探讨新政策和新形式的机会多,对国家政策和本地政情了解多,更能有效地在广大群众中传达贯彻和落实。
  来自基层熟悉基层,群众威信高。人大代表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分子,知群众寒暖,懂群众冷热,明群众忧盼,解群众愁急,办事公正、作风正派、原则性强,有的是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有的是解决群众困难的贴心人,群众信赖他,依靠他,委托他,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具有较大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知识层次高。知识是生产力,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能带领群众找到发家致富的途径。知识就是效益,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能带领群众走出贫穷的困厄。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代表占代表总数的92.46%,比九届增加了一成多,具有研究生及相当研究生水平的以及博士生也在千人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文化程度也普遍提高。人大代表知识层次的提高,有利于对于农业结构调整、产品市场前景和效益等事关群众致富的深层次问题的分析,有利于发挥其指导带动作用。
  来自不同行业,带领群众致富路子宽。人大代表是各阶层、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广泛性、代表性、先进性是人大代表的重要特点。代表们在不同的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尤其是活跃在经济界的代表都有所建树。在帮助农民增收中,代表们可以根据农民的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和素质不同,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更好地“受之以渔”。许多代表在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来源: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  2004年3月15日
       中国人大网  2004年3月15日  责任编辑 刘宇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