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对外交往 > 国际会议

路甬祥率团参加第十六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大会

来源:   浏览字号: 2005年12月06日 00:00
  人民日报驻埃及记者 黄培昭
  11月29日至12月3日,第十六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大会在埃及亚历山大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的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政府官员及有关国际组织代表共250多人参加了会议。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词。他阐述了科技在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强调通过国际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意义和必要性。穆巴拉克还在大会开幕式前会见了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和5位副院长。
  中国政府和科技界高度重视这次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率团与会,并做了题为《百年物理学的启示》的演讲,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路甬祥还与埃及国家研究中心主任签署了中埃科技合作文件。
  第三世界科学院由已故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布杜斯·萨拉姆教授倡议,于1983年11月10日创建,总部设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其宗旨是推动南南和南北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对第三世界国家存在的问题进行广泛研究,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科学组织。现任院长由印度总理办公室高级顾问拉奥教授担任,路甬祥是该科学院副院长之一。
  第三世界科学院成立22年来,在推动南南和南北科技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赢得了很高的声誉。第三世界科学院的院士是从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的,现有院士720多名,来自7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7名。第三世界科学院的经费,主要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意大利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政府或非政府的实体部门提供的捐助。
  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中国与第三世界科学院一直保持着密切关系,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中国有114名科学家被选为该院院士,其中28人荣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奖。2004年,中国科学院与第三世界科学院签署协议,每年接收20名发展中国家博士生、15名博士后、15名高级访问学者到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
  路甬祥表示,中国曾于2003年10月在北京承办过第十四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大会,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当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词。
  此次会议,中国派出近30名院士和科学家出席,与国际同行就第三世界国家科学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如可持续发展、应对禽流感等自然灾害、弥合数字鸿沟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开罗12月4日电)
        来源:《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06日)  
        中国人大网 2005年12月6日  责任编辑 崔丽霞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