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 > 滚动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小组赴西藏林芝开展专题调研

来源: 成都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2年08月03日 16:31

 

  7月15日至19日,成都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在蓉的8名全国人大代表赴西藏林芝地区就西藏水资源、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开展专题调研。代表小组组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洲率队调研,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赵正修和林芝地区行署、人大工委的领导陪同调研。

  调研期间,代表们与西藏有关方面的同志举行座谈会,听取了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农牧环境资源工作委员会、林芝地区行署负责同志的情况汇报并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林芝自然博物馆、尼洋河谷、米林等地的水资源、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情况。

  通过调研,代表们了解到,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我国和亚洲的“江河源”和“生态源”,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感应器”和“敏感区”,是世界上独特的生态环境地域单元。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不论是在影响地球环境格局、稳定气候系统,还是在保障水资源安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和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安全屏障,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战略作用。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的环保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构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上升为国家战略。西藏自治区各级各部门大力组织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游牧民定居、薪柴替代、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矿山迹地恢复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开展了生态安全屏障、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经济、环境质量保障、人居环境、生态文化以及能力保障等七大体系建设,创新建立了联动审批、联合执法、公众参与等三大环保工作机制,完善了排污收费、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相关政策,使全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科学规划、整体推进、保护与建设并重的历史新阶段。

  林芝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自然条件独特,资源丰富,作为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严格监管、分区推进的要求,以高原原生植被作为生态保护的重点,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建设、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规范林政管理、保护多样性物种、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开展环境监测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代表们认为,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十二五”规划,对我省生态建设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四川省任重道远,而西藏自治区,特别是林芝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四川省和成都市认真学习和借鉴。四川,特别是成都市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将对全市乃至全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建议成都市在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规划上一定要意识超前,统筹兼顾,要坚持突出生态特色、区域特色和成都特色,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把生态资源开发好。

  王东洲主任在座谈时发言指出,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是增强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实效的重要举措,是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履行代表职责的必要途径。这次调研的主题是西藏水资源、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代表们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座谈讨论等形式,比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情况,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调研结束后将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希望代表们通过此次调研,更加密切地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广泛听取意见,深入思考和研究问题,提出更多意见建议,为更好地保护四川省,尤其是成都市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使其可持续地承载和支撑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为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编 辑: 沈娟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