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 > 代表活动

直通代表团——黑龙江

来源: 人民法院日报  浏览字号: 2015年03月13日 09:41

法官要有科学精神

——访全国人大代表杨震

  全国两会期间,在黑龙江代表团驻地,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杨震。

  杨震对法官素质的提高问题非常关注,他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官作为法律的主要执行者,承载着特殊的法治使命和历史重任,大力提高法官素质比以往更加迫切,更加有现实意义。”

  杨震说:“提高广大法官素质,不仅仅要提高其法律专业知识水平,更要加强对他们科学精神和正确思维的培养。具体地说,就是要使广大法官树立一种精神,培养三种思维。”

  就“一种精神”,杨震解释道:“一种精神就是法官要树立科学精神。法官没有科学精神,就不能正确把握科学方法,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条文,在具体的审判执行工作中就很可能会走弯路。”

  谈及“三种思维”,杨震认为,要大力培养广大法官司法为民的思维,使广大法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关心人民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作为改进审判执行工作的第一讯号,依法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大力培养法官以追求公平正义为目标的法律人思维,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依法公正处理好每一起案件,做到严格公正司法;大力培养法官立足本职、着眼大局的战略思维,把具体的审判执行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统筹考虑,不断提高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北大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隋熙明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平诚信的市场发展环境,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于在转型升级、调整结构进程中出现的纠纷,需要法治作为保障,需要人民法院公正司法,也需要法院讲求办案方式,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助力企业在改革中顺利转型升级。希望法院能够多深入企业调研,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使制定的司法意见更有针对性;希望法院能够全面考量案件涉及的各种因素和裁判对各方面的影响,妥善处理好企业遇到的法律难题,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董事长岳国君

  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司法服务要先行。法院在围绕服务“三农”,促进粮食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通过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仲裁与诉讼顺畅对接等手段,审视、破解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采取了走访调研问需求、司法跟踪送服务等方式,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农业生产实际的服务举措。针对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中,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等易引发纠纷的情况,法院开展了送法上门专项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为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司法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圣基伟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日红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战略,黑龙江任重道远。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将成为黑龙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直以来,法院切实加强对黑龙江劳动者创业的保护力度,结合老工业基地建设,制定了系列司法保障服务措施,维护了产业工人、农民工等一线劳动者权益,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创业成果,鼓励创造,激励创业。黑龙江法院还注重运用司法手段,推进一些重点领域改革,比如针对森林保护政策与林区职工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制定了“天保工程”诉讼纠纷处理意见,妥善审理了一大批资源、环境类纠纷案件,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保护了劳动者创业,实现了两个效果的统一。


全国人大代表、龙江县环卫处保洁队队长 王月清

  几年来,人民法院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司法良知,开展人性化司法,注重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对农民工、下岗职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采取缓、减、免诉讼费的司法救助措施,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对这一点,我感觉人民法院确实做出了努力。希望人民法院能够继续大力弘扬司法的人文关怀,将人性化司法审判理念贯穿于具体审判执行工作当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通过送法下乡、开辟绿色通道、上门立案、就地开庭调处纠纷、定期回访等形式,依法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桦南县梨树乡和平村农民 孙斌

  打官司少花钱,少受折磨,快速解决问题是农民群众的心声和期待。近些年来,我参加了法院组织的开放日等活动,欣喜地看到,在这方面,法院扎扎实实地改进了工作。在去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法院敞开大门,积极征求群众意见,出台了一些深受欢迎的司法为民举措,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提供的“一站式、一条龙”立案服务,让群众走进法院就有一种亲切感、温暖感。对偏远农村的群众,法院还深入田间地头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就地执行、就地解决纠纷,这种人性化的办案方式,确实给当地百姓提供了便利。


全国人大代表、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操作工 李庆河

  近几年来,法院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名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感受很深。群众到法院打官司不容易,一次诉讼可能就影响了一个甚至几个家庭的生活。黑龙江法院为方便群众诉讼,做出了很多努力,出台了很多便民为民的具体措施,让老百姓少跑路、少花钱、少受累。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的执行难问题,法院开展了多次涉民生执行专项活动,通过执行联动威慑力打击拒执犯罪,打击“老赖”,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让群众既赢了官司,又拿回了应得的利益,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编 辑: 张晓彤
责 编: 张晓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