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 > 代表活动

境内外媒体聚焦务实开放龙江 黑龙江省代表现场答记者问

来源: 东北网  浏览字号: 2014年03月09日 09:57

  东北网3月8日讯 (黑龙江日报记者 孙佳薇 贾辉 蒋国华 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7日下午,首都北京春光明媚,人民大会堂黑龙江厅气氛热烈。

  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黑龙江代表团第二小组会议对境内外媒体开放,路透社、俄罗斯金砖电视台、阿尔法电视台、华尔街日报、彭博新闻社、日本共同社、香港大公报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86家中外媒体的一百多名记者,共同将目光聚焦务实开放的黑龙江。

  会议现场。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按照大会日程安排,我省代表团第二小组在这里进行审议,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15时,会议开始。代表团副团长陆昊主持会议,陈述涛、隋凤富、宋希斌等代表参加审议。代表们踊跃发言,高度评价三个报告。韩冬炎、王冬光、韩立华、夏立华、单增庆、高志杰、张升、翟友财代表围绕金融助推合作社发展提升现代农业整体水平、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支持对俄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细化政策措施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加强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促进林区可持续发展、加大公益性地质调查投入为找矿突破奠定基础、有针对性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制定高品质粮食生产标准等,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代表们积极建言,共商国是。

  16时30分,小组会议审议结束。“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请记者朋友就感兴趣的问题向代表提问。”陆昊话音未落,大家就争先恐后举起手,争取提问的机会。

  中俄经贸合作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回答俄金砖电视台、人民日报记者如何促进对俄经贸战略升级问题时,陆昊说,黑龙江深化对俄合作有区位条件和工作基础,目前黑龙江占全国对俄投资的三分之一,对俄贸易的四分之一,再加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大背景,都将为进一步推动黑龙江与俄远东区域合作创造条件。深化对俄合作要注意把握好三个角度,一是要把握当前国际贸易活动中出现的产品加工制造所在地、货物通关港口所在地和进出口交易行为所在地三地分离的新特点,调动省内外力量,合理分工,把哈尔滨建成对俄科技、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和经贸活动的交易行为中心。二是要明确深化对俄合作主要是实现区域共同繁荣发展的总目标。俄远东地区资源丰富,但投资能力不够,市场回旋空间不大,双方通过要素重组,互办合资企业,在形成工业产业链上开展跨境合作,利用黑龙江的产品加工能力和中国内地市场空间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三是合作要在双方意愿基础上进行,不能一厢情愿。我们看到,俄方已出台支持远东地区发展的有力措施。

  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如何打造绿色食品大省提问时,陆昊说,过去十年,黑龙江各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最高的是食品加工业,已成为龙江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黑龙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首先得益于天然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还要看到产品品牌信用、营销渠道信用和政府监管信用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已经出台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纲要》,着重加大了营销渠道建设,将在全国建设100家旗舰店,3000家独立品牌连锁店,并进入全国上万家主流超市,让好产品卖出好信用,卖出好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在回答如何加快产业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问时,陆昊说,黑龙江省去年经济发展“总体平稳、问题鲜明、潜力增强”,近年来全省产业项目建设工作富有成效。通过深化改革促进产业项目建设势在必行。引入发展要素上项目,围绕现有经济存量数量扩张式、技术升级式、合资合作式发展上项目,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上项目,挖掘资源、用好现有资源上项目都要靠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中央要求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坚决取消和下放到位;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变相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坚决取消;依据我省情况应该和可以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坚决取消,把不应属于政府的权力还给市场和社会。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要编制目录,优化流程设计,全部对社会公开。在挖掘资源上项目时,要用好信息公开、招投标等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

  参加会议的的媒体。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陆昊还回答了有关保护非转基因大豆、谋划对俄保税区和自贸区、深化与香港经贸合作等问题,并不时为记者提问“创造条件”。隋凤富、张恩亮等代表也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们频频举手、“争抢”话筒,始终不停提问,会场气氛持续升温。17时50分,陆昊说,“会议总是要结束的。感谢境内外媒体对黑龙江的关注和支持,欢迎媒体朋友多来黑龙江,多了解推介黑龙江,我们有关部门愿意按农业、产业项目、旅游、文化产业、对俄合作等不同主题安排大家的考察和采访。”

编 辑: 李恩正
责 编: 李恩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