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斌:食品安全问题科研要跟进
中国人大网讯 2011年6月29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8个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丛斌在发言中说,食品安全的问题,我国的科研没有跟进,这么多年有这么多的项目,“八六三”、“九七三”等项目很多,但是关于食品安全的项目很少。在种植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什么样的合理措施使食品的安全得以保障,以及食品添加物对人体到底能造成什么样的损害?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这么被人关注,就是因为怕吃了以后对身体造成损害,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害?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对待,要用科学的理性思维去对待,绝对不能人云亦云。
丛斌说,今年4月份的时候我到南京调研,他们那里有一个改良土壤的项目,现在生产出来的东西的口感和品质没有原来好了,原因就是反复施肥,今年施500克的化肥,如果明年想再增产就要再增加施肥量,年年都施肥,包括农药也是一年比一年增加,这就形成了土壤破坏和植物生长之间的恶性循环。我在这方面查了一些资料,根本的环节是土壤的改良问题。南京土壤研究所有一位科学家,他用了一种东西改良了土壤,保证了土壤里的需氧菌群的数量,植物之所以能够吸收各种各样的养分,是因为它依赖于土壤当中正常的菌群繁殖,是细菌的代谢产物作为养分被吸收的,尤其根留菌特别重要,有些反复施化肥,就把根留菌破坏了。土壤所这个措施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把土壤里面需氧菌群的数量保持住,生产出来的东西我还尝了尝,因为吸收足够养分了,植物的抵抗力也强了,所施的农药也减少了。我举这个例子想说明的是,我们不光是管,同时也要从科学的角度想办法,促进生产安全性。
丛斌还建议加大处罚力度。丛斌委员说,今年“两会”期间我和重庆市公安局的王局长大胆提出了一个议案,对食品安全犯罪要制定特别刑法。这次刑法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法条规定得太暧昧,力度不是很大,不足以震慑老百姓目前反映极为强烈的食品安全犯罪行为。我后来听说有400多位代表签名,要求严惩违反食品安全的犯罪,保证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要系统的监管,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这里面涉及到了诉讼过程,诉讼过程可能涉及到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这三个诉讼过程都涉及到了科学证据问题,因此诉讼要有证据,在诉讼过程中要产生新的证据,这些证据就要由司法鉴定部门搜集,也就是法医鉴定,法医鉴定机构对毒物分析的仪器设备都有,监测起来很方便,同时也可以研究谋些添加剂对人体究竟会产生什么不良反应。应该用科学的依据来说话,以防给老百姓造成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