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监督

雷鸣球:党政军民感动世界灾后重建从长计议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08年09月12日 09:38

    中国人大网讯 6月24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雷鸣球委员审议时说,这次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当天的情况我记得很清楚。汶川地震发生后20分钟,就发布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地震的消息,国家反应很快。我认为,回良玉副总理的报告讲得很全面,也很动情,很客观。

    他说,这次发生特大地震灾害以后,对全中国人民是一个很大的教育和激励,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的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我们的国家机关行动很快,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都很佩服。《参考消息》讲,中国的行动比美国要快,特别是中央领导人,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几次亲赴地震灾区,到第一线指挥现场抗震救灾。有的国家讲,中国的国家总理所做的努力是其他国家的总理做不出来的,这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我们的总书记、我们的总理,我们的委员长和贾庆林主席等中央领导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很动情,老百姓很感动。地震灾害发生4天后,国务院作出决定,全国哀悼日三天。这些都在全世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所以,现在讲,地震是坏事,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领导抗震救灾中的良好表现,改变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看法,这是第一个感觉。

    第二个感觉,抗震救灾聚集了全民的爱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爱的奉献”的演出,从上到下都非常感动,对全民是一个教育,对全世界也是一种示范。接着中央领导带头捐钱,我们党员捐出了特别党费,我们的解放军、武警、公安干警、消防官兵为挽救每一个生命付出都很大代价。有一个报纸登了,我们共营救出72个被埋在废墟下72小时以上的生命,被掩埋时间最长的达到200多个小时,为救出一个人最多花了40多个小时,创造了世界的奇迹。我看了以后,心里很感动。海外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国际援助,也很让我们感动。

    第三个感觉,回良玉副总理讲,党中央、国务院在支持抢险救灾的过程中反应很快,力度很大,第一步是解决救人的问题,第二步是解决救治伤员的问题,第三步是安置灾民的问题。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有条不紊的指导下,各项工作一步一步地得到很好落实。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看,在其他国家是做不到的,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才可以做到。我们的军队、武警、公安干警确实是英雄,有的部队从1月25日抗雪灾到现在一直都住在帐篷里。1月25日抗雪灾,3月14日藏独分子闹事,再到这次汶川地震,我们的官兵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和灾区群众同甘苦、共患难。

    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重建的规划制定要考虑长远,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远意识。回良玉副总理讲,关键的问题是当前要搞好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客观、实际的规划。现在几百万的灾民吃、喝、住困难较大,上下都很着急,灾后重建要花巨资,必须从长计议,规划是基础,要把各方面的思想统一好。

    第二,这次反映比较大的、比较突出的是学校的损失较大,这次有数千名学生在地震中死亡,都是些8、9岁,10多岁的孩子。有的学校教学楼倒了,旁边的房子没有倒。我看到一个报道,有所学校花17万建的一个教学楼,后来花了40万进行加固,结果这个学校没一个学生伤亡。地震那天,校长不在学校,回来后看到学生没有伤亡,这个校长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这确实应引起我们的反思。现在是需要回过头来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了。学校的建设问题要当作一个重要的问题来研究,应纳入国家建设研究的范围。

    第三,这次抗震救灾,给我们军队执行多样化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么大的国家,今后发生各种各样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规划军队的建设,要适应执行多样化任务的需要,编制、体制、装备、人员都要适应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第四,全民节约。报告中提出国家机关要经费节约的问题,提出国家机关要节约25.5亿。我认为,国家应把节约资源作为战略问题来抓,要制定具体的制约措施,拿出硬指标,落实到每一个部门。

编 辑: 刘宇
责 编: 沈掌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