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司委到大化开展社会救助立法调研
12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志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赵地带领调研组,深入大化瑶族自治县进行“社会救助法”立法调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家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佳玉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深入古河乡,在古河村委会听取了大化瑶族自治县领导的有关情况汇报,与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了座谈。
近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始终把社会救助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以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自然灾害救济为基础,以临时社会互助为补充,以医疗、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以各项优惠政策相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多渠道筹集资金帮助困难家庭子女上大学,及时、快捷地抓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积极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工作,保障城镇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
在座谈中,群众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出台《社会救助法》,在立法中应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扩大救助范围,合理设定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标准等。张志坚指出,调研组高度重视在基层调研中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听到的真实声音,在立法工作中将充分考虑群众的意见;社会救助是为民办的一件善事,要做到规范、公开、透明,应保尽保;各级政府要多拿出钱来用于救助工作,还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社会救助的工作当中。他认为,大化瑶族自治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抓得紧、抓得好,成效明显,今后要注意总结经验,不断发展完善。
在走访古河村低保户唐运和一家时,张志坚详细询问了他们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收入情况,询问孩子的上学情况和家庭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他对唐运和夫妇说,地方党委、政府很关心贫困家庭,想方设法帮助你们解决实际困难,你们要充分理解和利用国家的各种惠民政策,攻坚克难,把日子过好,同时要把孩子教育好,让他们读书上大学,将来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作出贡献。张志坚还给唐运和一家送上了慰问金。(黄格 覃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