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还面临几只“拦路虎”
中国制造业正走到一个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中国制造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前景,但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实现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闯关路上中国需警惕诸多“拦路虎”。
发展理念落后
这些中国制造业已经显现的问题折射出部分制造企业的发展理念亟须转变。
□会内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潍坊市市长刘曙光:中国为什么难出百年制造企业?企业家要转变思维定式,要瞄准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制造企业应把更多注意力放到产业发展上,以打造百年企业为目标,通过产业升级,推动制造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人口红利减退
□会内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解决招工难,出路在于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培养更多以成熟技工为代表的人才。而政府工作报告为推动制造业转型提出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向,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领域的产业工人迎来工业机器人的替代潮,互联网工业将成为中国制造崛起的新抓手。
生产成本激增
□会内 全国人大代表、开山集团董事长曹克坚: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面临要素成本上升挑战,无论是人力资源成本、交通物流成本还是环境保护的成本都在加大。“这个时候比的就是企业的整体实力,特别是研发能力。”
创新能力不足
□会内 全国人大代表、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耿洪臣:“中国制造”要由大变强,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国装备制造业现在面临的一个核心瓶颈就是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缺失。
贸易壁垒渐多
□会内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黄泰岩:中国制造的水平越和世界第一方阵国家接近,人家就越提防你。未来,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追赶和发达国家的围堵将成中国制造面临的常态。打铁需要自身硬,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中国制造”水平,以质取胜;同时要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金砖国家的合作,加强互惠贸易安排,互通有无,合作共赢。
自主品牌不多
□会内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黄泰岩:打造自主品牌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必须跨过的重要一关。科技创新是解决“中国制造”面临的几大拦路虎的关键。必须像华为那样,把研发和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才能涌现出更多世界知名的“中国制造”品牌。 (记者叶前、韩洁、陈梦阳) 据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编 辑: 孟玉
责 编: 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