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两会·声音
“为尽快改变养老服务机构落后状况,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应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培植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要出台有力措施鼓励民资参与养老服务事业,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建各类养老服务设施,为民办养老机构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丘杏红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丘杏红表示,伴随人口老龄化而来的,不仅仅是老年人物质生活的问题,还包括精神上的各种问题,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要实现社会和谐,面向老人的养老服务体系必须建设完善。
“要解决教育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教育本身,而要从医疗、住房、社保劳保等方面入手。城乡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难以实现公平教育。因此要把钱投到农村去,要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努力改善农村老师待遇问题,尤其是少数边远山区更要加大投入。”
——全国政协委员顾也力
全国政协委员顾也力特别关注“教育公平和城乡协调”问题,近日,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出如上表述。
“在反腐败工作中,应当将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制度执行的强大推动力。而且,还应该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对行贿犯罪的惩处过于宽缓,对引发贪污贿赂案件的环境清理力度不够,因此,必须用法律、用严格的刑罚手段清理领导干部周围能够引起或者是诱使犯罪的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
今年两会,因为一年多来中央高压反腐,高级官员频频落马,使反腐败话题更是备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认为,反腐败从根本上来说要靠制度,但一个好制度如果不能有效地贯彻落实执行,束之高阁也会成为一纸空文。
“农产品安全,不仅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要让百姓喝上放心奶,吃上放心肉,提高食品安全,就要探索建立监管新机制。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厉打击不良商贩。”
——全国人大代表郑孝和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政府工作报告用3个“最”,表明治理餐桌上污染、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决心。全国人大代表郑孝和表示,目前全国各地农产品监管及检测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极不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问题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机构硬件建设完成后,职能难以有效发挥。
“政府过‘紧日子’,老百姓才能过‘好日子’。预算法修订应追求公开透明、法制规范和完整细致,公开和监管并行,审查和问责同步,政府花的每一分钱都必须纳入预算管理,并接受监督。”
——全国政协委员贾康
历经两次审议,预算法修改今年将进入关键点。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腐败,遏制政府乱花钱的第一道防线是预算审查,但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预算报告依然看不到、看不懂、难监督。全国政协委员贾康对此提出如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