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新闻

基层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让农民过得和城里人一样就是公平

来源: 法制日报  浏览字号: 2014年03月08日 15:13

  □法制日报记者周斌

  公平——这是《法制日报》记者今天旁听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全国人大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汇。特别是一些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对工作报告中彰显的公平感触颇深。

  付华廷代表,黑龙江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他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感到振奋。

  “总理说了,不管财力多么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付华廷说,这样的报告,让他这个农民代表越听越带劲。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农村、农民的出路。付华廷提出,农业现代化需要国家政策倾斜,需要加大对水利、机械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让他非常高兴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均有详细规划。

  付华廷说,如今,很多农村出现了“空心村”问题,留守老人没人管、留守儿童辍学了,这不是现代农村的发展方向。“搞现代化大农业,农民可以离土不离乡,避免一些社会问题发生”。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付华廷认为这就是公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我坚决支持。”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校长郭炳胜代表说。

  郭炳胜说,内蒙古这些年在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方面有一些积极作为,比如高中全部实行减免学费,走在全国前列。不过,相比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与教育有关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还远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即便有些达标了也是低水平达标,“报告说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教育资源向西部和农村倾斜,这符合中国国情,让人振奋”。

  在公平发展方面,让郭炳胜印象深刻的是,报告称,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

  “公平发展,应当是教育均衡发展,包括入学机会、过程、结果公平。”郭炳胜说,从明年开始,呼和浩特地区的农民工子女将和城里人子女一样,不分区别入学。

  郭炳胜坦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深切感受到,现在群众对教育很不满意。全国很多学校为了强化学业教育,选择弱化做人教育、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也是青少年犯罪率高的原因所在。

  他建议,进一步维护国家课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为追求升学率,对国家课程不开足不开齐。同时,加快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改变应试教育模式,由标准化考试向综合测试转移。

  法制日报北京3月7日讯  

编 辑: 原娜
责 编: 原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