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其他 > 2019中华环保世纪行 > 四川采访

中华环保世纪行四川站系列报道之一

眉山:多举措保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来源: 人民网  浏览字号: 2019年07月11日 10:57

图为眉山市东坡湖公园。姚永亮摄影

人民网成都7月11日电(郭洪兴)中华环保世纪行2019年度活动的主题是“守护长江清水绿岸”,突出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

7月上旬,“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组从成都出发,驱车来到四川眉山市及宜宾市实地探访,四川首站是眉山,下了高速,从市区到县城再到乡村,窗外或是绿油油的果林或是翠绿的竹林,时不时可见到泛着波光的河水……一路上,从水源到生态环境均令众人称赞,如何做到的?眉山的答案是多举并进,坚持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

“六动”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018年,眉山市采取“六动”措施,深入实施城市森林、村镇森林、通道森林、园区森林、森林康养、森林旅游、森林产业、森林提升、生态文化、森林保障等十大工程,成功建成四川省森林城市,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六动”措施分别是高位推动、项目带动、产业互动、文化促动、宣传发动、多级联动等。眉山市市委书记和市长“双刃剑”率先出动成立“双组长”领导机构,坚持按年度、季度、月度督导推进办法,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市纪委出台创森追责问责方案,层层把关严格实施项目工作。

在项目方面,严格落实全市创森总体规划,以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为重点,同时,在生态建设中坚持把“绿水青山”转化为发展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科学发展森林康养、竹编产业、花卉经济、水果产业等生态产业。

此外,眉山市还多次举办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竹产业交易博览会等多个全民生态盛会,并充分挖掘东坡文化、竹文化等,将文化融汇于森林城市建设全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为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眉山市还搭建了“绿色校园”“绿色医院”“绿色机关”“绿色小区”“绿色阳台”等全民绿化载体,开展“六级创建”“我为森林眉山植棵树”“市树市花宣传推广”“森林宣传教育”等主题活动。

“六动”措施的严格实施下,眉山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据统计,2018年,全市共完成森林城市建设投资34.4亿元,建成城区公园绿地2891亩,完成水系绿化226公里,道路绿化、绿道建设85公里;完成园区绿地建设500亩;建成旅游观光点12个;完成生态化管护2800亩,建成柑橘、枇杷等水果产业基地1.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增长到49.49%……

图为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探水库。姚永亮摄影

“眉山清”十余条流域水质持续改善

近年来,眉山市全市各级深入贯彻落实“水十条”的工作安排部署,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努力打造“眉山清”,流域水质总体改善。

2017年以来,眉山市政府先后印发《眉山市全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眉山市全域污水治理规划》。2018年,眉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市重点工业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强力推进全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流域污染治理的通知》,明确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

不仅如此,眉山还创新建立“双长三总、两员一警”工作体系,“河长治水”工作机制全面建立。

同时启动实施污水处理设施122座。其中眉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已启动,建成后眉山中心城区污水将全部收集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放。

农业和农村着手根治“散乱污”

2019年春季,眉山在全省民生满意度排名市(州)第一,这不仅仅源于城市的整洁,河道的清澈,还有更多因素源于乡村生活的幸福指数提升。

在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全市依法取缔禁养区内和限养区内污染严重的养殖场两千余个,同时全域推进畜禽养殖种养循环,目前全市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6%,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5.14%和3.89%。

实施化肥农药减量专项行动。在主要河流建立36个化肥农药减量示范点,制定科学施肥标准和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方案。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5.14%、3.89%。

另一方面,眉山市坚持“全域垃圾治理”。全市以丹棱县龙鹄村为试点,探索创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一元模式”,并在全域推广。

2009年起,眉山市就着手各区县下的乡村环境治理工作,从垃圾分类到种养循环,从污水处理到河道治理……大量的工作推动下才有如今的大美眉山。 

编 辑: 冯涛
责 编: 冯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