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其他 > 2019中华环保世纪行 > 四川采访

“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组聚焦叙州区

来源: 叙州之窗  浏览字号: 2019年07月09日 10:13

7月3日至4日,2019年“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组走进叙州区,就叙州区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集中采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巡视员、副局长韩林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振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厚生,区委书记丁应虎,区委副书记、区长陈良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平陪同采访。

据了解“中华环保世纪行”是由全国人大环资委会同中宣部等多个部门共同组织的一项大型环境资源宣传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守护长江清水绿岸”。本次“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报道组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0余家媒体组成。采访中,记者们就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问题对叙州区的人大代表、政府部门、企业负责人以及普通市民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拍摄。

采访组先后来到长江公园、南岸污水处理厂、向家坝电站等地,就长江岸线生态综合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大型水电站运行、珍稀鱼类保护等情况进行了深入采访。

采访组成员纷纷表示,叙州区长江岸线综合治理工作很有成效,很好地兼顾了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和市民休闲三者的关系,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城市,也在生态修复、珍稀鱼类保护等方面为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

在持续两天的“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活动中,叙州区在长江生态修复、环境美化、珍稀鱼类保护方面的做法给参与采访报道的媒体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感觉宜宾市民非常幸福。近年来政府修建的公园,把周围基础设施都推进得很好。刚才我也采访了游泳的市民,他们说,近些年来不管是江水质量,还是生活质量,都变好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白旷说。

岸美、水清、生态、宜居,是部分采访组记者对长江公园的第一印象。而这里曾经是一片乱搭乱建严重、部分房屋破烂不堪、污水横流的区域。

拆迁约2000户棚户区、收集污水、建设污水管网、设置亲水步道、合理配置园林绿化。长江公园生态修复区以一个华丽的转身成为宜宾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公园开放以来,日均接待市民1万人以上,高峰期近10万人,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距长江公园不远,曾经一河黑水的凤凰溪已经化作清流注入长江。2018年宜宾市编制完成《凤凰溪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叙州区积极响应实施,全面开展控源截污、垃圾清理和生态修复等工作,实施20个点位的污水直排改造和11个点位的雨污分流改造,曾经恶臭阵阵的凤凰溪已经是清水潺潺。

在修复长江岸线、治理水污染的同时,叙州区还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方案,全区划定核心管控区域、重点管控区域,确定了需要整改的问题责任清单。

“我们对工矿企业、建筑工地散乱污以及餐厨油烟,不断加强了执法力度和巡察监管力度,同时对检查和巡察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也不断地加强了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宜宾市叙州区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大队长刘勇说。

据统计,目前,全区共收到市精细管控方案交办问题462个,累计完成整改459个,整改完成率为99.35%。截至今年5月,市政府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PM2.5浓度为56.5毫克每立方米,较市下达5月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值降低1.4%,优良天数为105天。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钟茜妮说:“我们从中午到现在,来了宜宾不过短短的几个小时,但是已经切身感受到了宜宾的山美、水美、人美。空气质量特别好。我相信这是宜宾市做出的相当大的努力。刚刚我们参观了长江公园,也看出了宜宾的企业在退城入园、污水治理上所做出的努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区领导张云飞、廖运硕、鄢小祥、郑大河陪同采访。

编 辑: 冯涛
责 编: 冯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