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2016食品法执法检查 > 地方人大执法检查

明察暗访后为食品安全管理把脉 上海市人大召开专题会

来源: 上海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6年05月27日 14:36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上海市食品安全情况如何?食品经营新业态迅猛发展之下监管有何新招?哪些监管漏洞亟待弥补?上月中旬,连续开展六年的市人大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再度启动。历时近一个半月,检查组人员先后就网络销售食品监管、食品摊贩管理、无证无照食品经营、食品生产企业责任落实、农贸市场监管等情况开展明察暗访。5月26日,市人大召开食品安全执法检查专题会,就本次执法检查情况进行总结、梳理。会上,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们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就如何提升本市食品安全管理展开热烈讨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燕群参加。

  “农贸批发市场是市场流通的第二源头,应该是监管的重点地带,这次的检查结果有些令人失望”,金永红代表说,“比如,市场内的食品检测制度、设备硬件有了,但是制度执行上不到位,检测报告拿不出、销毁记录拿不出”。对此,朱如安代表也表示,“虽然,相关批发市场对进入场地内农产品实施抽检制度,但是检测样品由被检测方提供,‘抽检’变成了‘送检’,一字之差,意义却完全不一样,效果也完全不同”。“在农贸市场中建立检测制度对于把好食品安全关意义重大,不仅要有形式,更要有落实”,金永红认为,加强监管不仅要有人防,还要有技防。他建议,能不能在检测室加装探测头,每次检测的视频资料及数据都能上传到市级统一平台,防止检测形同虚设的现象。

  提到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刘震华代表指出,加快建设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平台,是目前上海的当务之急。“比如,某家企业、某个门店是否有证,是否有过不良的食品安全记录,这些信息一般老百姓查不到,管理部门之间有时也存在类似的信息壁垒。”他还提到,除了对食品安全的生产源头和销售终端加大管理,对于食品经营中生产再生产、流转再流转等情况也要加强监管力度。“这部分目前未得到足够重视,但在食品生产大流通模式下,这些往往是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容易出现的环节。”

  除了指出问题,专题会上也不乏点赞的声音。许丽萍代表认为,上海的食品安全情况总体在向好,“实在地说,为了解决食品安全中的一些顽症问题,政府也在探索创新”。许丽萍说,比如对无证无照食品经营的监管,部分管理部门就探索出备案纳管的新模式,让原本游离于管理之外的小店小摊纳入了监管范畴,体现了管理智慧。“这说明,政府监管不仅要有硬力气,还要有软窍门。”对此,张辰委员表示,“食品安全生产、经营模式日新月异,新业态迅猛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管要从简单、粗放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夏红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