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到廊坊调研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4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率领调研组一行,来我市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新成,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河北省委主委王刚,省文化厅厅长、民进河北省委副主委张妹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李文杰参加调研。
市长冯韶慧,市委副书记蒋洪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杰、王世强参加调研。
调研期间,严隽琪一行先后来到霸州市文化馆、华夏民间收藏馆、胜芳镇张家大院、王家大院、胜芳博物馆及胜芳镇红光街文化大院进行实地考察。
座谈会上,调研组听取了霸州市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汇报,并与霸州市基层文化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
冯韶慧介绍了我市有关情况。他说,廊坊地处京津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去年,全市生产总值2056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全市公共文化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软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下一步,廊坊将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硬件设施建设,通过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文化自觉意识和培养文化人才,特别是百姓喜闻见乐的文化人才,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软环境。京津冀三地各具文化优势和特色,文化的互通互融应当是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京津冀文化共享,廊坊会进一步落实好工作,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严隽琪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说,廊坊市委、市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这是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条件。霸州市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特色,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发展。现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众多挑战,文化部门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文化需要发展与创新,需要开放、共融的精神,京津冀地域相连,文脉相通,文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廊坊面临这个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项文化设施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霸州市有关部门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