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豫全国人大代表到周口调研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使用情况
8月15日,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任克礼,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曹维新,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办公厅主任连子恒带领部分驻豫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来到我市,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市领导毛超峰、徐光、吕彩霞、李洪民、李明方、时兴功、陈锋和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富生陪同调研并出席汇报会。
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使用情况是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确定的重点调研课题之一,也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当天上午,专题调研组一行深入淮阳县温馨花园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小区进行实地察看,详细了解该项目的户型、建筑面积和建设情况。
在下午召开的汇报会上,市委书记毛超峰首先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1100万人民对各位领导和全国人大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和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把民生改善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今年前6个月,全市生产总值增长了1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了21.1%,财政收入增长了35.9%。全市财政总支出中,用于民生改善的支出达25.9亿元,占总支出的50%以上。我市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在十大民生工程的首要位置,在建设过程中,明确责任主体,强化监督检查,使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手续完善率在全省18个地市中均居靠前位次。
毛超峰说,当前周口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农业现代化的新阶段。我市确定的“十二五”规划奋斗目标是:一高一低、尽心竭力惠民生。此次各位领导和代表来到周口,是对我市工作的帮助、指导和支持,也是一种促进。恳请各位领导和代表为周口各方面的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市长徐光向调研组汇报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使用情况。他说,近年来,我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部署,加大建设力度,建设了一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并启动了棚户区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工作。2008年至今,我市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项目55个、25040套、167.3万平方米,其中廉租住房项目33个,已竣工17个、7320套、36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项目22个,已竣工项目13个、5400套、43.3万平方米。目前,廉租住房已入住639套、3.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已入住5248套、42万平方米。
在听取周口、商丘两市工作汇报和与会人员发言后,任克礼发表讲话。他指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对于改善民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加强调查研究,对本地区的住房需求量和土地供应量做到心中有数;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密切配合,强力推进,确保资金到位、质量达标、承诺兑现;要采用多种方法,分期分批解决工薪阶层和特困群体的住房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曹维新在讲话中指出,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要把握好三点:一是又好又快地建设;二是保质保量地完成;三是公开公平地分配。
曹维新强调,第一,要用负责的态度对待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长期的、持续的,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工程,要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对待这项工程。第二,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设计、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和合理性,要根据群众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不断优化设计方案,让保障性住房在有限的面积内能基本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第三,要用创新的思路探索保障性住房建设。要注重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多渠道解决问题,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第四,要用转变的成效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要遵循规律,既要考虑站位全局、履职尽责、开拓创新、求实求效,也要考虑为民发展,以转变领导方式的成效推动这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