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区:代表助力微企发展
■公民报记者 吴婷婷 通讯员 王欢
“我们在这里已经半年多,与很多大企业相比,我们这种做节能产品的微型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订单。这多亏了南岸区各级人大代表的关心帮助。”在南岸区南坪街道微企孵化园,重庆长靓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勇对记者这样说。与刘勇一样受益的还有在这个孵化园的20多家微型企业。从今年初开始,南岸区人大常委会就确定了“十项监督惠民生”活动,而代表助推微企发展正是其中一个重点。
代表进家门宣传政策
代表助推微企发展,通过动员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参与“两大活动、三大行动”,即视察活动、论坛活动两大活动;宣传助推、联系助推、献策助推三大行动,大力推动微型企业发展,为南岸区微型企业健康、良好地发展搭建一个研究、交流及宣传的平台。
在3月开展的“代表行动进万家”访民宣传月活动中,南岸区600余名市、区、镇人大代表通过进社区、进村屯、进楼栋、进院坝,与选民“零距离,面对面、求互动”,走村入户广泛宣传政府支持微企发展的政策,收集微企发展建议。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领导干部代表、企业代表、社区代表、基层代表等全员参与,30余天的集中访民宣传活动遍及了全区14个街镇76个社区的万余户居民。
“就是因为代表进家门亲自宣传微型企业的政策,我们才决定创业的。”不少创办微企的群众告诉记者,现在最信任的就是人大代表了,“代表都这样说了,错不了!”
微企论坛点燃创业激情
5月5日上午,由南岸区人大常委会主办的“微企创业,给你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南岸区人大代表助推微型企业发展论坛在重庆工商大学开幕。在本次论坛上,区人大代表、重庆工商大学经贸学院张宝均教授以苹果公司、麦当劳等从微企成长而来的跨国公司为例,从谈恋爱、生孩子、蔬菜运输各个方面论述了发展微企的多种途径。创办了三家企业的区人大代表、华林天美印务公司董事长徐在华和听众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来自南坪街道、区地税局、区财政局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南岸区微企孵化基地的发展状况、全区为微企发展创造的良好财税环境。而有关专家学者还就此展开了精彩的点评。
在当日的论坛上,来自某摩配厂的厂长何德智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去年投资7万余元创办自己的微型企业,企业创办之初遇到很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南岸区的人大代表一直给予我默默的支持和帮助,比如面对面交流、政策宣讲等。”如今,他的企业已经慢慢步入正轨。
“大学生创业有哪些优势和劣势?”“老同志还能创建微企吗?”“微企长大后还可不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在听完精彩的演讲后,观众争相向嘉宾提问。“创业的激情,在人们心头点燃;梦想,从这里腾飞。”南岸区人大常委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目前,在位于南岸区南坪街道珊瑚大厦三楼的微型企业孵化园一期工程已经建成投入使用。这个2500平方米的孵化园可容纳26家企业,提供200个就业岗位。入驻孵化基地的微型企业,除了免收办公用房租金、免费提供办公设施设备和严格执行市区规定的财政、税收、融资担保、行政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外,还会受到各职能部门提供的便利和支持。
“与去年相比,我们今年的‘代表行动’更加注重活动的效果,更加关注活动成果的长效巩固。扩大就业是解决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家庭生活来源的重要途径。由此,今年我们决定开展‘微型企业发展与就业联动’助推活动。”南岸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向先全告诉记者,该区人大常委会希望通过代表助推微企发展,建立微型企业孵化园基地这种方式,变输血为造血,达到帮助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家庭的失业人员就业创业的目的。向先全还表示,微企发展是去年“代表行动”的调研成果,已经被列入常委会、主任会议的议题加以监督和推动;而将常委会、主任会议的议题纳入“代表行动”,安排相关专业、相关行业的代表参与视察、审议活动,正是“代表行动”与常委会履职的有机统一。向先全认为,通过这个结合,进一步提高了“代表行动”的实效,巩固了活动成果,实为“双赢”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