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在四届人大
张劲智
那是1975年寒冷的1月,第四届全国人代会在京胜利召开了,这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因为这时候,正是“四人帮”猖獗之时,他们联合起来要整周总理,并派王洪文到湖南找毛主席告总理的黑状。总理这时候已重病在身,但是为了祖国的大业,他还是抱病去见毛主席,力荐邓小平复出工作。所以这次会议的召开,关系到国家领导权的分配,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
会议就要开始了,可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已经病重住院。按照会议的程序,总理要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件事别人是无法替代的,我们都担心,总理能支持的住吗?
大会开始前,大会堂的领导特别重视,因为大会的主会场和分会场都确定在大会堂,所以领导多次进行大会、小会的动员。从精神到物质上的准备,会场的布置以及茶具的消毒等每项工作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可谓细之又细,特别是对在大会主席台上服务的同志,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当时对我的分工是,与何军同志负责第一排,我的重点是照顾好总理。
大会开始那天上午,大会堂专职党委副书记朗雷鸣同志还在舞台北侧,召集我们主席区的人员开会,进一步强调在主席区如何为首长服好务,而且绝对要保证与会首长的安全。会议开的不长,但这次会议动员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认识,提高了我们为大会服务好的信心和决心,这对保证大会的服务和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记得那天大会是下午三点开始。三点不到,总理就来到了118厅。他来后就与其他首长交谈,看上去总理的精神还不错。当时我听与会首长说:“总理的报告稿子已经发到了各位代表的手中,总理在会上念个开头,念个结尾就行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为总理健康担的心也踏实多了。
在大会即将开始之前,邓大姐得知大会服务工作安排情况后,马上找到我,亲自交代说:“小张,今天是你在台上服务吗?”我回答说:“是。”大姐又说,“总理今天就喝了不满一小碗粥,身体很虚弱,上下主席台时你要注意,特别是讲完话要站起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别让总理晕倒了。”对于邓大姐关注的话,我牢记在心。当时我的心情很紧张,但觉得这么重要的会,能亲自为总理直接服务,这是首长、领导对自己的信任,我感到很幸福也很自豪。假若我服务不好,哪怕出了半点纰漏,也对不起领导的信任,对不起全国人民的重托。
大会开始的时候,总理为了不让代表们知道他的身体不好,入场时,他振作精神,走得很稳重。我只是跟在他的后边,但时刻留神他的脚下,待到座位后,我帮他拉开椅子,当总理坐稳后,我退到了后台。
大会隆重开幕,当奏起国歌时,我赶紧跑上台去,搀起总理。这时候,我觉得总理的手在颤抖,我的心也随之颤抖着,好在我已知道总理讲话时间不会太长。当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在总理讲话时,我全神贯注地看着总理的讲话什么时候结束(因为我没有看到总理的讲话稿子)。只听得代表们一次次地热烈鼓掌,我等待的心情却特别焦急。可是总理没有按照事先商定好只讲个开头、结尾的办法,而是从头至尾把稿子讲完了,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我真觉得时间太长了。好不容易才听到总理的讲话结束语,我就赶紧冲上台去,把总理搀扶起来。可是总理站起来后,还有几句口号没讲完,这时候我清楚地看到,总理用尽最大的力气,喊出最后几句口号……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这也是总理给老百姓留下的最后的声音。直到现在,每想起总理的口号声,我的心情就无比的激动和振奋。

当我把总理扶下主席台的时候,明显地感觉到他的步子沉重,走路吃力了。进休息厅后,看到总理特别疲惫,他坐在沙发上,头靠在沙发的靠背上,两手无力地放在沙发的扶手上。我赶紧接过总理在进门时给他擦脸的毛巾,他坐在那里不想与任何人说话。总理太累了,为了让总理好好休息一下,我们服务人员都退了出去,只有大夫留在里边照顾总理。
此时我的心很痛,像被揪紧了,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总理啊,您为国家为人民操劳,您是累病的啊!
其实总理早在1972年就发现了病情,大夫建议他赶紧减轻工作,住院治疗。可是总理没有时间住院,更不可能减轻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各地派别矛盾很大,省里解决不了,都来京找中央,就得总理出面解决。国际上的重大事务,也得总理去处理,特别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生产等许多的实际问题,都需要总理去解决。那几年,总理在福建厅、东大厅办公会较多。每天总理差不多上午九点就来了,会见外宾或者接见各省市代表、参加大会与小会,一直要到深夜三四点钟,有时还会通宵达旦到第二天日出。总理每天工作的时间平均有十七八个小时,休息睡眠时间却只有五六个小时。他工作的紧张程度令人难以想象,连正式用餐的时间都没有,差不多都是边开会边吃饭。我们总是把饭菜装在一个托盘里,送进会场。有时候送进去,总理还是没有时间吃,等到饭菜凉了,我们只好撤下来加热后再端上。明明是吃中午饭的时间,却一直要到下午四五点,总理才能吃上,晚饭更是深夜十二点以后了。若是实在没时间吃饭,我们就想办法把熬好的粥放在杯子里,送上给总理当茶喝。有时总理为了赶时间,去机场接送外宾,顾不上吃饭,我们只好把包子送到车上,让他在车上充饥。总理的工作精神,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难以找到的。看到总理忙成那样,我们真是心疼啊!总理工作是那样紧张,没有时间休息,生活又那么不规律,就是铁打的人都受不了,总理能不生病吗!
可惜天不从人愿,总理永远离开了我们。三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总理在四届人大时的那种顽强精神,我心中都会激起对总理无限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总理那伟大光辉的形象将激励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