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规划利用好水资源
索丽生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2012年4月25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与会委员就加大农田水利资金投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发展,加强水利设施管理、管护,推进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保护、利用好水资源等问题提出许多真知灼见。在此,本刊特将委员的精彩发言予以摘发,以飨读者。
我国北方种粮有相当多的地方是利用地下水,超采地下水现象比较普遍,引发了地下水位“漏斗”和地面沉降等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黄淮海地区非常严重。对此我建议,一是要严格划定水资源利用的控制红线,坚持以供定需(能提供多少水资源就种多少粮食,不能长期超采地下水);二是广开水源,特别是要充分利用非传统的水源,同时也要节约用水,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三是要实施水价综合改革,以反映水资源短缺条件下资源的真正价值,促进节约用水。我在调研时听到过一种说法,说农业税都取消了,用水还要收费吗?水费也应该取消。我坚决反对这种说法、做法。我认为,水费该收照收,该提高照提高。但是,国家收上来的水费要反馈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或者农民身上,农民应该是受益者。不收水费表面上是给了一些优惠,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并没有好处。
另外,我认为粮食增产不要简单地以数量来衡量。像现在提出的绿色GDP概念一样,建议采用绿色粮食生产的概念。我们要对超采地下水、牺牲生态环境来提高粮食生产,以及通过毁林、毁草围湖造田等方式来增加粮食生产的现象说“不”。不要简单地认为粮食产量提高就都是好事,如果影响到生态环境,还是要适时禁止。
编 辑: 谢先红
责 编: 苏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