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谈笑自若答记者
李肇星谈笑自若答记者 摄影/马增科
伴着初春的暖意,3月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迎来了首场新闻发布会。
11时整,大会发言人李肇星面带微笑,拿着那本不离手的宪法,与新闻发布会主持人李连宁一起快步走来。现场记者们都翘首张望,相机快门声更是如骤雨急下。“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也祝各位龙年春天快乐。”在李肇星真诚的祝福声中,发布会拉开了序幕。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如何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是记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甚至也有人认为敏感。“谢谢这位记者一开始就提了这样重要的问题。”接过问题,李肇星从容不迫,“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刑事诉讼法在程序设置和具体规定中都贯彻了这一宪法原则。”他说,修正案草案明确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第2条,修正案草案还在有关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程序、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等方面内容的具体规定中注意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2012年是本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年,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成为记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李肇星表示,根据新选举法的规定,各选举单位应选代表名额的分配遵守“人人平等原则、地区平等原则、民族平等原则”。
细心的人会发现,全国人大的工作越来越受媒体关注,在新闻发布会上,多位记者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以后立法工作、议案和建议的办理、专题询问等有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问题,李肇星一一详细作答,他还向记者透露,“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农田水利建设、饮用水安全等问题开展专题询问。专题询问已经成为经常性的监督方式,今后还会在实践中不断加强。”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李肇星说谚语,秀英文,妙语连珠,再一次展现了这位“铁嘴”发言人诙谐幽默、坦诚睿智的风采。在回答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记者关于中国经济的相关问题时,李肇星表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总的讲,机遇大于挑战。”李肇星指出,“我的感觉和这位巴基斯坦朋友一样,改革越是深入,难度和阻力越大,内容也越具体、越复杂。”随后接着指出,金融危机肯定不是我们中国人制造的,但为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愿意同国际社会一道来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来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这个充满智慧的回答赢得了在场记者的一片赞许。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李肇星回答英国ITV记者关于中国军费问题的提问时,引用一句希伯来的古代谚语。他说,“我觉得我们应该让上帝多笑一笑了,我们要多思考思考,我正在思考的问题之一,就是怎么好多西方记者年年就特别盯着中国的军费问题”。
“你提这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使我有机会说好多话。”当翻译把这句话翻成英文,将“说好多话”说成了“说几句”后,李肇星亲自上阵用英语进行补充,“quitealot”。李肇星用了8分钟,近1000字,共6个段落回答这位英国记者的问题。李肇星依次阐述了军费数额、近年来军费变化的特点、军费用途、中国国防政策。
当回答到海外华人华侨回中国创业发展事业遇到困难和纠纷怎么办的提问时,李肇星再次引用谚语,“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们慢慢地就会克服困难,有了新的困难也可以得到解决。总之,我们要充满信心,也应该朝气蓬勃。我祝你成功。”
李肇星当天的回答也很有人情味。他首先引用了中国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回答记者有关香港回归十五周年的提问。“在《七子之歌》里,他把我们的香港比喻为一个被迫离开了祖国母亲怀抱的孩子。15年前,1997年7月1日零时,我们祖国的一部分——可爱的香港,终于又回到了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在回答内地人赴香港生子的问题时,他以“生小孩是好事、喜事,相信我们一定会通过沟通、合作,把好事办喜,把好事办好”作答。
10个问题之后,时间已到,新闻发布会主持人李连宁宣布会议结束。或许因为今年是李肇星本届最后一次担任大会新闻发言人,记者们意犹未尽,上百名记者冲上主席台,希望得到“额外”的提问机会,李肇星微笑挥手说,“谢谢大家。”(记者 王萍 谢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