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撸起袖子加油干”
文/本刊记者 李小健
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整个“十三五”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2016 年,我国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以下简称“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部分行业供求关系、政府和企业理念行为发生积极变化,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2017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7 年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比之下,2017 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有了明显拓展,包括继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以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 月15 日,科技人员在北京郊区宏福农业产业园5 万平方米大型智能温室内查看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情况。摄影/ 新华社记者 郭晏平
“三去一降一补”持续发力
在去年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今年我国将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同时要求相关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钢铁、煤炭行业作为“去产能”的突破口。2017 年1月10 日,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2016年我国确定的钢铁去产能目标是4500万吨,煤炭去产能目标是2.5 亿吨,均已提前超额完成。去产能需要重新安置职工,煤炭行业涉及62 万职工,钢铁行业涉及18 万职工,到2016 年年底安排的职工已经接近70 万。他说,2017 年去产能的要求会更高,将采取更加市场化和法制化的方式,削减利用率很低的、过剩比较严重的产能,同时严厉控制新增产能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关停。不过,业内专家指出,去产能过程中,还要严格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
去库存,主要是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2017 年2 月23 日,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出席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时介绍,2016 年去库存取得了初步成效。2015 年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是7.18 亿平方米,2016 年年末下降到6.95亿平方米。商品住宅待售面积2015 年年末是4.52 亿平方米,2016 年年末降到4.03 亿平方米,下降11%。今年三四线城市又将如何继续做好“去库存”工作?他向记者表示,一是结合城镇化推进去库存,继续鼓励、引导农民工和农民进城安居。二是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同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三是继续推进三四线城市的棚改货币化安置,继续提高比例,减少重复建设,加快进度。四是推进跨界地产发展去库存,利用存量房做“双创”,发展健康、旅游、养老、教育、住房租赁等产业。
与此同时,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也将持续推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关于去杠杆,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要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等,降低企业杠杆率;要规范
政府举债行为。关于降成本,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关于补短板,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要更有力、更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把功夫用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对于一个有着13 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做好“三农”工作始终是重中之重。于2016 年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已印发的2017 年“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就具体工作作出部署。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在他看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不成功,要看供给体系是否优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农民是否增收、是否得实惠。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供给结构,跟上消费需求升级的节奏;要坚持质量兴农,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要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激活资源要素潜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总之,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他同时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可能会经历大的阵痛,付出一些代价,但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大的偏差,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必须守住三条底线,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提质增效,振兴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富国之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是2017 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本“脱实向虚”严重,给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带来极大困难和挑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经济界人士强烈呼吁,建议国家降低企业负担,出台鼓励扶持政策,多措并举振兴发展实体经济。
就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按照中央的精神和部署,目前全国各地都开始行动起来,千方百计发展实体经济。比如,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提质增效振兴实体经济。包括深入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落实技改事后奖补政策,引导8000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400 亿元;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培育20 家产值超亿元的机器人制造及集成企业;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建设试点,带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深度融入全球产业技术创新链,积极推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核心芯片等新技术研发应用,支持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无人机、3D 打印设备等新产品推广;等等。再比如,实体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聚焦转型升级,振兴实体经济。包括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争在纺织、服装、皮革、化工、化纤、造纸、橡胶塑料、建材、有色金属加工、农副食品加工和批发零售等“10+1”传统产业先行取得突破;同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市场化、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双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0 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6000 家,每年推动1000 个授权发明专利产业化,等等。
同时,本刊记者了解到,全国人大财经委近期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主题,赴各地展开密集调研,为进一步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住房问题关乎着每个人切身利益。房价大幅波动,时刻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今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就包括大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标准就是,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2017 年2 月23 日,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2017 年房地产市场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我们有能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他说,要严格按照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他认为,现阶段我国已具备建立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条件。第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确定了“房子”的定位,同时提出了建立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目标、标准、途径。这就为制定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指明了方向。第二,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都期望房地产市场能平稳健康发展,都期望能住有所居、安居乐业。第三,有一定的工作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市场方面形成了一些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同时也积累了实践经验,这些为制定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