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代表意愿 力求办理实效
——2016 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回眸
文/ 本刊记者 李小健
张德江委员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努力使办理过程成为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代表、加强改进工作的过程”;要求“加强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督促和协调,推动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取得更多实效”。
代表建议,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是尊重代表意愿、发挥代表作用和回应群众关切的直接体现。那么,过去一年,代表建议办理得如何?2016 年12 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信春鹰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作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时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同各承办单位和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张德江委员长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改进工作,突出办理重点,提高办理实效,推动了代表建议办理再上新台阶。
8609 件建议: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认真依法履行职责,共提出建议8609 件。
上述代表建议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建议数量多、综合性强,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办理的建议有5496 件,占建议总数的63.8%,比2015 年进一步增加。二是建议内容重点突出,主要涉及“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实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和脱贫,加强资源环境生态保护,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推进医疗、教育、养老体制改革等方面。三是需要沟通联系的建议多,代表明确提出希望承办单位在办理过程中,加强联系沟通的建议有3345件,占建议总数的38.9%。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及时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王晨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对办理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8609 件建议统一交由185 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同时,经秘书长办公会议讨论原则通过,并报请常委会领导同志批准,确定了20 项重点督办建议,涉及216 件具体建议,交由53 家承办单位重点办理,由全国人大6 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督办。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8609 件建议于2016 年10 月已经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
改进办理机制:从“文来文往”到“人来人往”
办理好代表建议工作,既有利于汇民意、增共识,也有利于提高公共决策水平。过去一年来,各承办单位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业务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办理机制和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建议办理工作。
信春鹰在报告中介绍,国务院及承办单位领导同志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办理工作,或部署安排办理任务,或直接参与建议办理。与此同时,许多部门把办理代表建议既作为政治任务来部署,也纳入部门重点来管理,努力健全完善分级责任制,由司局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牵头办理重点难点建议,及时研究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为办好重点督办建议,承办单位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制订专门办理方案,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充分听取代表意见。据不完全统计,有关承办单位赴20 多个省( 区、市) 开展了40 多次调研和座谈活动,邀请200 余人次代表参加,共同商量办理工作。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加大协调督办力度。办理前,通过多种形式主动了解情况, 提前研究部署督办工作。办理中, 通过召开督办协调会或座谈会、牵头组织或参与调研座谈等方式, 加大督促工作力度。办理后,通过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主任委员会议, 邀请相关方面汇报办理情况, 共同推动建议落实。
有的单位积极拓展与代表沟通的深度和广度,呈现出既有“文来文往”“言来言往”,又有“人来人往”“常来常往”的良好局面,增强了沟通和办理效果。如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等多数单位把加强与代表沟通,作为办好建议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了办前联系、办中沟通、办后回访的沟通机制。如财政部在办理向平华代表有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过程中,相关承办人员与向平华代表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频繁进行沟通交流,并专程赴湖南邀请地方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代表座谈,研究办理意见。向平华代表表示,“财政部的同志确实负责、确实认真、确实专业,对办理结果非常满意。”
还有的单位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办理质量。如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对代表提出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议汇总整理,形成相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以中央纪委文件形式印发, 督促内部各单位抓好落实;国土资源部、税务总局等许多单位将办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建立年度表彰激励机制。
承办单位还积极推进建议复文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监督。如教育部在门户网站设立“建议提案办理”专栏,对建议复文全文公开或摘要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回应社会关切。环保部各承办司局按照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特例的原则,公开159 件主办件复文,公开率达84.1%。
办理实效: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认真研究采纳代表意见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关键是要解决问题。过去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与各承办单位加强配合协调,主动走出门、沉下身,不仅提高办理质量,还切实增强了办理实效。从办理结果看,2016 年代表建议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计划逐步解决的占建议总数的80.6%。在办理过程中,各承办单位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将办理代表建议与密切联系代表、加强改进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回应代表和人民群众关切,认真研究采纳代表意见,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承办单位认真吸纳代表意见,推动立法、司法等法治建设工作。
2016 年,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办事机构承办代表建议311 件,在办理过程中,积极邀请代表参加立法监督工作,认真研究吸收代表意见。如,代表就资产评估法、网络安全法草案提出修改建议,要求对专业人员签署虚假评估报告、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加大惩处力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邀请相关代表开展法律草案评估等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相关法律草案时吸纳了代表的意见。常委会预算工委结合业务工作办理建议时,认真考虑代表意见,推进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立法等工作,建立了预算审查前听取代表意见机制。
国务院法制办、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在起草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 送审稿) 时,充分考虑吸收代表建议的内容。司法部等单位结合落实代表多年提出的建议,积极推动各省( 区、市) 将法律援助纳入当地民生工程和“十三五”规划,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衔接配合管理的意见,并推动了相关立法普法工作。
二是有关方面突出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实效,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16 年全国人代会期间,代表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出许多建议,全国人大民委、财经委等专门委员会督促承办单位进行了重点办理。
农业部等单位结合办理农业结构调整相关建议,赴东北等地区多次调研,在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推进农业补贴合一,开展粮改饲、粮豆轮作、耕地休耕试点等工作中,研究采纳了代表意见。结合办理关于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的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与相关代表多次座谈,出台多个政策文件,积极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工作,提前实现全年产能退出任务,促进了行业脱困发展和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单位就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邀请代表赴北京、上海等地调研,认真研究采纳代表意见,在生产企业准入、安全技术条件、税收政策优惠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促进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单位,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工作中,连续三年邀请代表赴四川、河北、甘肃等地调研, 积极研究吸纳代表建议内容,加快推进规划蓝图向现实转化。
三是承办单位认真回应代表和人民群众关切, 推动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是代表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全国人大农委认真督办,国家林业局等单位加大办理力度,在与代表共同调研座谈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和工作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开展。
2016 年代表针对治理大气雾霾提出许多建议,全国人大环资委进行重点督办,环保部等单位组织代表赴山东、浙江等地调研,认真研究落实代表建议内容,进一步推动中央环保督察、区域联防联控、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试点,决定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实时环境监控系统。
就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和脱贫工作,代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扶贫办等单位邀请有关代表赴重庆、贵州等地调研,认真解决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不准不实等问题,研究出台特色产业扶贫指导意见,启动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建设,发布了“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结算,是代表较为关注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结合实际工作,在面对面听取代表意见基础上,提出2017 年年底前建立较为完善的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系统,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问题。
对于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学前教育、留守儿童、饮水安全、医养结合等问题,全国人大内司委、教科文卫委等专门委员会认真督办,教育部、民政部、水利部、卫生计生委等单位邀请代表到山西、福建、湖北、重庆等地调研,充分考虑吸收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了相关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