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流域治理 推进中水入户
文/ 方 新
解决水污染问题从长远看靠科技,但是近期来讲,关键在制度。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治污速度赶不上排污速度。所以,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十分必要。提几个具体的建议:第一,要加强流域治理。河流本来是一个系统,但现在承担的功能太多了,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生产用水又分发电、航道、灌溉等,且分属不同部门管,条块分割。是否要有一个优先顺序,比如生活用水、环境保护在这些水的功能中有一个优先的位置。另外,江河本身有自净的能力,保持一定的流量、流速,能够加强水的自净能力。总之,一定要加强流域的管理,加强统筹协调,建议确定优先保证的顺序。修改后的草案中第18条提到了,但是怎样落实看不到。第二,在法律里增加一条关于支持科学研究、鼓励技术推广的内容,以提高水污染治理工作中的科技含量。第三,水污染治理能不能和水的循环利用结合起来。现在水短缺,城镇用水量大增,盖了这么多楼房,大量的水用来冲厕所。中水达不到饮用水的标准,但是作为冲厕所的水,作为城市的绿化用水,是完全可以的。现在许多新建小区,有中水系统,但用的是自来水,原因是中水现在一吨是1块钱,不够相关企业的成本,如果把中水涨1块钱,相关企业成本就能回收,就会提高推广中水的积极性,对老百姓而言也没增加多少负担,实质上这就是个管理问题。建议通盘考虑,把中水充分用起来,这对推进水污染治理是有好处的。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