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家庭教育纳入政府教育职能和公共服务
文/全国人大代表 张志勇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时至今日,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与心情,投入的精力与财力,与前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社会却感到家庭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热切呼吁关注家庭教育。
当前,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不全面。家庭教育有自己独特的使命,不应再围绕着孩子学习学校开设的课程转,不要围绕着孩子应付学校和升学考试转;要以教育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庭教育虽有指导、督促孩子完成学校内布置的学习任务和学会学习的职责,但是这不能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更不能成为唯一目标。二是不均衡。不同家庭拥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差异,自古有之,今后也难免。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家庭教育水平差异之大,是当前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而且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社会问题。
“不全面”与“不均衡”这两个突出问题,不仅深刻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整个教育事业和社会建设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解决家庭教育存在的这两大突出问题,虽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但其基本路径应该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一致,即坚持在改革中促进公平、提升质量。
在家庭教育领域促进公平,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需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履职,齐抓共管。在政府主导方面,要将家庭教育纳入政府教育工作范畴,明确管理的职能部门,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在社会参与方面,要进一步重视发挥群众团体和以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宗旨的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比如广东中山市妇联和江苏淮安市关工委发挥独特优势,在推进家庭教育中主动担纲。在家庭履职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广大家庭对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为家庭成员中的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提供保护。在家庭这个环节,尽可能减少家庭教育的缺位。
家庭教育提高质量,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具体有三方面的工作必须抓紧做:一是在全社会加大对科学家庭教育观的宣传和引导。二是加强对家长学校、家长培训的规范和引导。据教育部关工委调查显示,近90%的家长迫切需要得到培训和帮助。三是积极开发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资源。目前社会上对家长进行指导的书籍资料不多,优秀的更少。而提供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资源,优质的不多,劣质的泛滥。建议有关部门要重视这方面资源开发的规划与引导,对重点资源开发进行扶持,让优质资源通过市场、通过网络平台,走进广大家庭,满足千家万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