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随州人大: 代表联络员让预算监督摸准“脉”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6年08月22日 08:57

    “这样全面布点、遍地开花,是不是会给项目建设和管理造成更大难度,能否考虑相对集中一些?”

    “市级财力有限,能否考虑由市级财政和各县市区财政共同出资、风险共担、成果共享?”

    “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尽量利用荒山秃地,减少对地面植被的破坏。”

    今年47日,在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龚家村光伏扶贫示范基地,13名市级预算审查监督人大代表联络员在调研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后,现场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这是随州市人大常委会建立预算审查监督代表联络员制度后,代表联络员们依法履职、为民尽责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随州市人大常委会为了切实破解代表在人代会上由于会议时间短、预算报告内容多、专业性强,导致代表审查预算报告力不从心、流于形式等问题,组建了预算审查监督代表联络员队伍。

    20156月,经民主推荐,首批13名预算审查监督代表联络员选聘到位。这些联络员全部来自基层一线,并有着丰富的财会、预算等工作经验。为更好地发挥这些代表中“预算专家”的带动、联通作用,市人大常委会还专门组织了学习培训,并建起了一整套工作制度和办法。

搭桥梁,预算“天书”不再难懂

    今年随州市人代会期间,作为代表联络员的邹华荣比往年更忙,时不时有代表过来询问预算问题,他都耐心解答。

    “被聘为联络员后,我们就有了双重身份和双重责任,既要积极审议,更要帮助代表们读懂预算报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深有感触地说。

    “众所周知,预算报告往往是‘大本头’,数据多,图表复杂,很多代表称之为‘天书’。在短短两三天内,让代表们读懂看透审查好,确实有些难度。”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何行国说,“有了联络员后,从预算编制伊始,市人大常委会就邀请他们全程参与,一方面把基层群众、其他代表的声音反映上来;另一方面让他们先熟知报告,再给代表们讲解、释疑,让全体代表读懂报告,从而提高预算审查的深度和广度。”

聚民意,使预算编制更合理

    这些代表联络员由于来自基层,了解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所以反映民生关切成为他们共同的特点。

    去年开始,随州在12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光伏扶贫项目,取得了很大成效,这些“贫困村”迅速摘帽。“贫困村”的帽子是摘了,但还有6.5万户群众依然较贫困。这些困难群众也希望通过建光伏电站的方式实现脱贫,可资金投入又成了“拦路虎”。

    代表联络员周飏在调研中了解到群众诉求,将群众呼声反映到了市政府,希望加大对基层光伏扶贫建设资金的支持。

    经过市政府反复调研论证,最终决定由市财政筹资20多亿元建设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所得收益除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外,全部用于解决6.5万户贫困群众的脱贫难题,并主动邀请代表联络员们参观座谈审议,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动人的一幕。

    前些年,随州市由于教师待遇保障不足,大量教育资源流失,严重制约了随州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市人大代表蒋从安找到预算监督代表联络员李清国,提出了“增加教师经费预算”的建议。之后,李清国多次在参加预算审查会议时向市政府及财政部门呼吁反映,最终推动了这一建议的落实。

    目前,随州市教师人均经费比之前增长近7倍。教师待遇的改善直接带动了全市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许多学生家长高兴地说:“这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事好事,我们为提出建议和推动落实的人大代表点赞!”

管好财,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有了代表联络员,就像增设了一双‘天眼’,时刻监督着我们。”市财政局局长杨天兵表示。

    全程监督是新预算法的明确要求。所以,随州市在编制预算时,预算监督人大代表联络员们提前参与,对每一项支出都严格把关;预算批准后,联络员们也经常组织代表深入一线,看资金是否落实到位,看哪些还需要投入,既保障了钱尽其用,也为来年的预算编制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今年,根据联络员们提出的建议,随州市将分散的资金整合,设置财政专项基金1.5亿元,用于中小企业发展、精准扶贫、科技创新等,提高了财政资金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效益。同时,取消小、散、乱项目资金3600多万元,确保人民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黄正雄表示,通过发挥预算监督代表联络员的连接作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预算审查监督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政府各项开支更加公开透明,许多民生支出“扩围提标”,人民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