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大:省市县三级人大二十三年联手促环保
图/视觉中国
5月26日,随着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喜荣的郑重宣布,“三晋环保行”这项全国人大环资委唯一五次授予“优秀组织奖”、连续开展23年的品牌活动再度启程,以“低碳减排、消除雾霾”作为2016年度主题的这一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监督行动再次拉开帷幕。
三级人大携手行动
合力保护表里山河
1994年,按照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关于举办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山西省八届人大常委会审时度势,决定由省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厅、省环保局,抽调主要媒体记者组成精干力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环境与发展”为主题的“三晋环保行”活动。当年的记者团从时任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功勋手中接过红旗后兵分三路,历时一个月,对30个重污染区域和企业进行了采访报道。
太原市南郊区根据记者团发现的违法问题,断然采取措施,将位于晋祠风景名胜区内违法建设的南郊区煤运公司焦化厂推倒,在全省引起极大反响。此后,阳泉、临汾和介休、孝义等市、县人大,以及山西焦化厂等企业,迅即组织开展了各自的环保行活动,中华环保世纪行执委会以《山西省各地掀起环保行热潮》为题,向全国通报了山西开展环保行活动的情况。从此,由省人大组织、市县人大配合、三级人大上下联动的环保监督工作模式开始运转,经过历届省、市、县人大传承接续,至今已连续运行23年。
山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加重视通过开展执法检查和“三晋环保行”活动,深化拓展三级联动机制,凝聚形成监督合力,不断提升监督实效。2015年,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将本年度“三晋环保行”记者团发现的34个具体环境问题全部转省政府研究处理,强化跟踪监督,及时进行“回头看”,促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这种做法,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已经坚持20多年,并已固化成为工作机制。
在省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带动下,近年来,山西各级人大的环保监督工作更具特色、卓有成效。太原市人大不仅组织全国、省、市、县、乡五级千名人大代表,通过集中视察、小组视察和持证视察方式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而且明确代表可以通过摄影、摄像方式反映污染问题,提出书面建议,得到人大代表一致称赞。“晋中环保行”坚持采访一个县领导、有一个暗访内容、有一个临时路查点、有一个专查项目,活动情况以PPT方式在人大常委会上报告,做到“有图有真相”,增强了人大监督的说服力。省人大及时推广、各地纷纷效仿这些经验做法,三级人大联动在山西充满生机活力,持续监督各地推进环保工作,改善环境质量。如今,表里山河以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展示着“晋善晋美”良好形象。
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提升社会法治观念
汾河是三晋儿女的母亲河,引黄入晋惠泽百姓、造福子孙。2004年山西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就进一步改善引黄水质提出建议。为保障省城太原居民喝上“放心水”,“三晋环保行”记者团连续四年对汾河上游宁武、静乐、岚县、娄烦四县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生态建设进行了不间断的跟踪报道。省、市、县人大坚持依法监督、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最终督促有关部门为四个县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并于2007年全部投入运行,确保了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2013年,“三晋环保行”记者团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了采访报道。7月31日,在山阴县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记者团负责人实地查看后提问:“你们的医疗废物贮存了多长时间?”
“规定是72小时以内,我们肯定不会超过。”药械科主任回答道。
“不对不对,应该是48小时以内,我们肯定不会超过48小时这个期限。”院感科主任抢答道。
“这个答案还不对。”记者团负责人摇头:“按照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规定,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必须当日消毒,消毒后装入容器。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24小时。在5℃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7天。而你们院医废贮存点由车库改建,无冷藏设施,多份医废处置联单显示,贮存时间超过了1天时限,你们要杜绝医疗废物这样的‘定时炸弹’隐埋在群众身边。”事实面前,在场的几位县医院负责人顿时脸色通红,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同志也面露尴尬。
事后,《山西晚报》对此进行了报道,朔州市人大、山阴县人大也将此事列入跟踪监督项目,持续督促直到问题解决。
23年来,山西省、市、县三级人大持续发力监督环保工作,三级联动为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三晋环保行”记者团采访活动,足迹遍布11个市、110个多县(市、区)、3069个厂矿、企事业单位和点源,积极向各级领导干部宣传环保法治理念,向排污企业负责人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在全社会营造了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
23年来,“三晋环保行”得到市县人大、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主办单位增加到17个,参与的有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10余家新闻媒体,在各大媒体刊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5800余件,以正确舆论导向形成了影响力、引导力,成为山西人大响当当的品牌工作,以强大正能量促进了山西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增强了地方权力机关的监督权威,体现了各级人大的使命担当。
图/视觉中国
以上率下创新机制
推动建设“美丽山西”
2014年,山西省人大响应国家号召、回应群众关切,要求市、县人大共同聚焦雾霾这个社会热点,集中3个月时间、集中人员力量,就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三级联动执法检查。活动开始后,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领的三个检查组率先垂范,创新思路举措,一改往常做法,采取每到一地随机从当地大气污染源名单中抽查的方式开展检查,真实客观地掌握了各地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以点带面促动市、县人大联动检查的深入开展。忻州市人大将常委会执法检查和环保行宣传活动结合起来,采取了两套人马、一个目标,不打招呼、自行食宿,先暗访、再检查,明查弘扬典型、暗访发现问题等方法,进一步结合实际对将三级联动监督进行了探索尝试。
实地检查中,一些排污企业负责人在接受省人大临时抽查后坦言,检查组成员不仅严肃、认真、专业地指出了企业防治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提出了管用、合理、科学的防治建议,他们对人大的职责作用有了新的体会。意见反馈会上,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感慨,三级人大联动检查的工作方式,使他们在治污减排上更有压力,也更有了动力,希望人大以后更多地监督和支持环保工作。
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发言时认为,三级联动创新了人大监督机制,在督促全省环保工作上实现全覆盖,有力支持各地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史上最严”环保法,监督声势和效果令人满意。
23年联动监督环保工作历程,铸就了山西三级人大依法履职、敢于亮剑、久久为功的决心和韧劲。山西省人大有关负责人士表示,“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市、县人大将充分依靠各级人大代表,共同提升三级人大联动监督的实效,让三晋大地增添更多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为“美丽山西”建设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