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阳泉人大:预算监督要走出办公室“接地气”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6年06月22日 09:17

    2016年春节刚过,在阳泉市矿区东山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预算编制调研正在进行。小小的社区办公室里,一方是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和普通社区居民,一方是阳泉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调研组的人员及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

    “据我了解,矿区政府在接收了阳煤集团办学的20所学校之后,随着工资增资等刚性支出的增大,教育支出的缺口很大。而教育附加费安排的支出,2014年预算支出1.2亿,2015年预算支出1300万,下降幅度比较大,是什么原因?能否满足需求?对于矿区教育支出增加的需求,可有解决的方案?”拿着2016年的预算草案,关注教育事业的省、市人大代表荆素俭直截了当询问市财政部门负责人。

    对此,随同调研的财政局负责人依据相关政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释。在荆代表的问题之后,其他代表和群众纷纷就社区建设、城市交通、物业管理、保障房等方面的财政投入问题积极提问,代表和群众参与的热情很高。

    其实,荆素俭代表已经提前在社区征集了意见,这些意见连同群众提出的问题,相关部门这次在现场一一作出了相应回复和说明。这些都是城市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问题看似只是一些社区“小”事,却往往是与老百姓利益关系最紧密的民生大事。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高官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民生需求的比例在其中大大提高。这种转变要求财政资金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置,财政预算编制如何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现实需要,让他们共享发展成果,一直是阳泉市人大常委会在预算审查中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此,预算初审要走出国家机关的“象牙塔”,走向基层,到社区去,到企业去,到农村去,听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诉求,让公共财政资金更多地倾洒民生事业,让预算在阳光下接受监督。

    近年来,阳泉市人大财经委改变了坐在会议室里审预算的传统做法,采取会议室里审资料、深入一线查实情的形式,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预算审查专家组成员及部分省、市人大代表,深入市国税、地税部门和具有代表性的新兴产业企业进行调研,在一线了解财源培植、税源建设、税收征管等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预算审查组成员陈永庆深有感触地说,走出机关审预算,接地气,知实情,对审查好预算心里有了底。

    阳泉市人大常委会在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时,也及时深入到住建、农业、交通、林业、国土、教育、人社等部门,就重点项目、重大支出的预算执行进行事中监督、跟踪问效,确保政府“钱袋子”的钱用在发展经济、保障民生事业上。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组成预算执行调研组,走向田间地头,到农村了解农业预算资金使用情况。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核桃树苗长势喜人,正在大家为核桃产业的发展前景高兴时,一位基层干部直言不讳地说:“政府鼓励农民种植核桃树,发展核桃产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件大好事,可是核桃树栽上了,树也长好了,就是配套补助资金不知哪儿去了?”

    干部带头说话,群众更加踊跃,“明年还有没有核桃种植补助资金?”“我想种点中药材,财政上给支持吗?”围绕着怎样把财政补助资金花得明白、花得合理,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着自己的看法。能现场答复的问题,市财政局与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一一作了解释说明,并表示将把其余问题带回去认真研究,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明白的交待。

    之后,市人大财经委与财政、审计、农业等部门进行分析,找到了配套补助资金不到位的原因,即扶持发展核桃产业政策存在制度缺陷。市人大财经委表示,监督必须有“回音”,整改必须要到位。有关部门按照要求及时完善了这一政策,兑付了2010年—2013年的核桃基地建设补助资金983万元,调减了2010年—2013年未兑现的核桃基地建设补助资金587万元预算指标,比较好地解决了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

    在了解城建资金使用情况时,市人大调研组来到城区一个人口密集地段察看不同用途管道穿行的一处地下管网时,一位老人说:“政府这几年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我们都能感受到,但这种管道的安全性不能不令人提心吊胆。什么时候能改造呢?”面对问题的紧迫性,调研组认为,监督只有动真的,效果才会有实的。于是,调研组以《要情简报》上报市委,同时督促市政府及城建、规划、财政部门,通过向上争取、地方债资金安排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使管网改造工程及早动工,隐患问题得到了解决。正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兆林所言:“对于政府来说,财政预算走‘群众路线’,直接的效益是节约了财政支出,让资金使用更为合理有效。”

    “替人民监督好‘钱袋子’里的钱,就应主动听取民意,贴近百姓听取民众呼声,使预算监督更符合实际,确保‘钱袋子’的钱用在发展经济、保障民生事业上!”市人大财经委负责人说。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