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培育机制

文/全国人大代表 周国辉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6年05月30日 09:35

    随着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的实施,国家部委、各省市不断加大人才计划投入,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部分问题,比如,人才计划对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推动力不足;各类人才计划缺乏整合与协同,内容模式同质化;人才计划评价标准较为单一;人才计划后续监管和程序评估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

    为进一步提高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的实施成效,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各部委、各省市科技人才政策互动。建立统一的人才计划和人才政策平台,拓宽各部委、各省市之间的人才政策交流渠道,加强政策交流互通,开放共享人才资源,加强外籍人才交流引进工作。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全面下放职称评审权,

    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评审标准、评审主体、评审程序。推进职称评审与岗位聘任结合,强化岗位和绩效管理,逐步淡化分配、保障等待遇与职称的联系。对符合条件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及科技创新业绩突出、成果显著的人才,开辟高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允许高等学校根据自身财力,自主确定高层次人才范围、绩效工资发放标准和办法,所需额度不纳入本单位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赋予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职务科技成果使用和处置自主权。

    四是完善人才保障制度。方便、快捷、高效的人才身份管理和人才迁移政策,能有效解决科技人才迁移中的后顾之忧。要切实解决海外高层次人才签证、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

    五是完善人才政策评估机制。科学设计人才政策的评价体系,加强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追踪评估,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问题,从而使政策能落实到位。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发挥专家、企业、相关机构的作用,从而有效监督科技人才政策的执行情况。

    六是对大专院校的高层次人才,要改变简单按党政机关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模式,在出国、出差、参与科研学术活动方面,给院校和人才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以激发创造活力。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