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精神照亮美丽中国
——全国人大代表热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面对亿万民众关注的目光,2016年3月9日下午,张德江委员长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常委会工作报告。
张德江委员长指出,一年来,常委会制定5部法律,修改37部法律和1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律案1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8个;检查6部法律实施情况,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7个工作报告,开展3次专题询问和3项专题调研,通过2个决议……“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常委会各项任务已经完成,常委会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过去的一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其卓有成效的工作交出了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审议中,代表们一致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行使职权,积极开展工作;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增福祉,进一步加强民生领域的法制建设,很好地回应了人民期盼。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里,代表们期待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也坚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必将有更大作为。
重点领域立法迈出新步伐
数量多、分量重、节奏快,是2015年立法工作给代表们的共同感受。报告提出,常委会专注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取得了一批新的重要成果,支持和推动了改革发展稳定。
“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雾霾频发、污染严重等大气问题,对大气污染防治法作了全面的修订,条文由原来的66条增加到129条。”全国人大代表周卫健说,在民生领域,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修改了食品安全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制定了反家暴法等,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立法为民。
反恐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切身利益。“为了应对当前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反恐形势,常委会会议通过了反恐法。”全国人大代表乃依木·亚森说,这为我国依法打击暴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支撑和保证。
代表们表示,报告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准确把握人大职能定位,总结工作客观全面、重点突出,部署任务思路明确,措施有力,站位很高,落点也很实。全国人大代表王学军说,这是一份体现法治精神、饱含为民情怀的报告,听完后令人备受鼓舞。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在这伟大的历史性关口,张德江委员长在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掷地有声地说,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立法工作,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他强调,常委会要抓紧抓好重点领域立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通过立法推动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
这引起了代表们的共鸣。围绕着如何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代表们纷纷提出建议。全国人大代表马三刚认为,应当在人大内部推动立法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全国人大代表吕薇、张平则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立法专家顾问制度等方式从外部完善人大智库建设。而在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方面,全国人大代表李少平建议进一步加强立法解释工作。
代表们还积极呼吁要创新民主立法参与形式,利用互联网平台等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全国人大代表洪礼和表示,要更加注重民主立法,让百姓参与立法的全过程,“让立法走在阳光下”。
让宪法融入生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生命力和权威也在于实施。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过年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让宪法从文本走入生活、融入社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说:“去年,常委会会议通过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通过了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制定了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这些探索和实践有利于加强宪法的实施和监督,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法治意义。”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是去年工作中的一大亮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万鄂湘说,具体而言,包括以立法形式建立了宪法宣誓制度,实施宪法规定的特赦制度,制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等,维护了宪法权威和法制统一。
全国人大代表张忠厚说:“过去一年,常委会在加强立法工作、树立宪法权威、依法支持改革试点、增强法律监督实效等方面成效明显,对报告表示赞成。建议加强宪法宣传,成立专门的宪法监督委员会,对宪法实施情况开展监督,对违背宪法、法律的法规、规章、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现在的备案审查和宪法宣誓是很好的开端,但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还要有新举措。”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建议,落实宪法和中央决定中“关于维护宪法权威”“监督宪法实施”的要求,完善宪法监督的工作机制,落实对公民、组织、政府、社会团体违宪问题的监督,做到能投诉、能受理、能追究法律责任,让宪法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章程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柳斌杰还建议,进一步加大关于公民权利的立法,切实保证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受到有效保护。我国的法律绝大多数是由政府起草的,立法的主要倾向是维护政府公共管理权和行政职能,涉及公民的权利保障措施很不明确,造成了公民的弱势地位。要解决民主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必须保障公民、社会组织的宪法权利,使社会更加公平公正。
确保改革沿着法治的轨道推进
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已处于关键时期,所面对的问题一个比一个难解决,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想办法、找对策。而改革和调整体制机制,这就需要法律层面提供依据和支持。
过去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通过立法、监督等工作,保证重大改革举措于法有据、顺利实施。审议中,代表们一致认为,法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进入“十三五”时期,我国推行重大改革,应继续坚持立法先行。
全国人大代表宋伟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积极行权履职,为改革发展助力护航:以授权决定形式引领改革,开展一揽子修法,保证重大改革举措于法有据;组织开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专题调研、专项审议,开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等专题询问,有效推进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的落实。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深入研究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民生保障关键环节的立法需求,抓紧抓好重点领域立法,强化立法与改革决策协同,通过立法推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法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护航。
“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了大量工作,着力以立法促改革、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人大代表许勤建议,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的需要和新常态下新措施的实施情况,加快出台有关法律条款,同时及时修改不符合发展需要的法律,以高质量的法律供给,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授权决定的立法形式,有力地支持了相关改革试点,对地方人大工作具有很好示范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殷一璀表示,随着改革的推进,希望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续支持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为上海深化改革提供更广阔的制度空间和更持续的法制保障。
多个“第一次”见证监督实效
就人大监督而言,2015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些事情,注定要成为人大工作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新范本。
检查6部法律实施情况,进行3次专题询问,听取审议“一府两院”17个工作报告……在数字成绩单的背后,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工作上还实现了数个“第一次”。
据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介绍,以职业教育法的执法检查为例,在这次检查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实现了三个“第一次”:第一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担任执法检查组组长,第一次由委员长站在报告席上向常委会报告执法检查的情况,第一次由委员长主持执法检查报告专题询问联组会。
柳斌杰说,张德江委员长主持制订检查方案,带队深入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劳动人才市场等基层进行检查,了解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检查组直接深入到8个省区市,同时委托其他23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面检查,检查范围覆盖全国。在专题询问联组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到场应询。
代表们表示,这一监督工作的典范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强化执法力度方面作出的努力。“以前人大的监督工作被外界误认为是走形式、走过场,没有什么力度,2015年我真正体会到了人大监督的刚性和力度。”全国人大代表王家娟说。
对于2016年监督工作的重点,细心的代表发现,食品安全法被频频提及。张德江委员长在报告中提出,今年将检查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情况,结合审议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加强跟踪督办,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研究处理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反馈报告。
代表们认为,这无疑是继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谱写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历史新篇章后,又一次值得期待的人大监督“新动作”。
此外,报告显示,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紧扣党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改革举措、法治要求加强监督工作,推动“十三五”规划纲要全面实施,除食品安全法之外,还要对水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围绕推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听取审议有关工作报告,继续加大对财政预算决算的监督力度。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执法检查层级,加强跟踪监督,首次听取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加大了监督工作力度。”全国人大代表殷一璀建议,应及时总结人大监督实践中的丰富经验,修改监督法,把党中央有关加强人大监督工作的新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更好推进相关法律实施。
打造代表工作“升级版”
在这个春天里,代表们履职尽责呈现出一片盎然生机。回顾过去的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提高代表服务保障工作水平方面,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向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落实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常委会委员直接联系代表工作意见,通过多种方式听取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意见、建议。继续扩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参与立法、监督、调研等活动。一年来,有370多名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300多名代表参加常委会执法检查活动,600多名代表分别参加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视察调研活动。”张德江委员长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加强了同全国人大代表的联系。
“在2015年3月人代会期间,我和一些女性代表受到了沈跃跃副委员长的亲切接见。”甘肃省舟曲县城关镇西街村妇联主任洪润清是沈跃跃副委员长联系的全国人大代表,她对记者说,通过这次见面,她感觉肩上责任更重了。“我来自农村,了解乡亲们面临的困难,我要做好他们的代言人。”洪润清说。
一年来,常委会组成人员通过走访、电话、约谈、信函、微信群以及邀请代表参加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推荐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等形式,确保来自基层的代表都能列席一次常委会会议,与全国人大代表建立起联系和沟通,拓宽了常委会联系代表的深度和广度;建立计划、预算审查前听取人大代表与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机制;推动“一府两院”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认真审议代表议案、办理代表建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提高服务保障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2015年全国人代会期间,代表提出了8239件建议、批评和意见,得到解决或者计划逐步解决的占到了建议总数的80.1%。
全国人大代表刘钟俊是一名来自重庆的建筑工人。这几年的全国人代会上,他一直在提“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建议。“相关部门每次都认真给我答复,政府也出台了加强职业教育的政策。”刘钟俊说,2015年,他到重庆的一些职业技校调研,发现教学设备和课程设置上都有了改善。
来自辽宁省兴城的张文成是一位连任六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他这些年来提出了200多件议案和建议,80%以上涉及“三农”,“很多议案、建议都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得到解决。”张文成说,如今看到新农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履职的动力也更足了。
据了解,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完善代表议案审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努力使审议、办理过程成为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代表、加强改进工作的过程,加强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督促和协调,推动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取得更多实效。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1700多名代表参加专题调研,举办4期代表专题学习班、研讨班和1期少数民族代表学习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监察部、财政部的主要负责同志在学习班上作专题报告,这为支持和保证代表依法履职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促进了代表履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全国人大代表陈振楼建议,组织人大代表专题学习应有主题,并围绕主题设计课程,安排时间段让代表自由选择,提高学习效率。
地方人大迎来重要发展时期
“可以说,注重加强与地方人大的工作联系,推动地方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是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一大特色与亮点,非常出彩,值得关注。”宋伟、孟凌斌等来自地方人大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们都不约而同地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代表们认为,2015年6月,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加强人大工作特别是县乡人大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201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及时修改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同时还积极推进设区的市行使立法权。这些工作既利当下,更利长远,对于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立法权‘下放’之后,地方人大的同志们感到工作舞台更加宽广了,发挥的作用更大了,也更有干劲了。”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认为,设区的市可以通过立法权妥善解决本地区事务,着力推动改革创新,更好地释放制度红利。同时他表示,立法能力和队伍编制问题仍是当前制约地方立法质量提高的瓶颈,建议增加配备专业立法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全国人大代表宋伟建议,要加强对设区的市的立法工作分类指导,对立法事项范围作出明确界定和细化解释。
全国人大代表钱月宝说,县乡人大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建设,专门出台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文件,对于巩固执政基础很重要。全国人大代表薛少仙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对基层贯彻落实中央18号文件精神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指导,应组织一次专项督查,总结经验、完善提高,进一步推动文件在基层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从2016年开始,全国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将陆续展开,有9亿多选民将参加选举,直接选举产生25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代表们在审议时对这一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转发的《关于做好全国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加强指导,确保换届选举有序进行、风清气正,为实现“十三五”的良好开局作出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宋伟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加强对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具体指导,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代表候选人的条件,加快选民登记系统建设,加强选举工作舆论引导,确保代表质量。
(文/本刊记者 张维炜 梁国栋 王博勋 刘文学 李小健 于浩 沈晓冲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