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工作监督:直面社会热点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6年03月24日 09:13

    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是宪法和有关法律确立的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以其具有经常性、针对性、及时性、实效性的特征,成为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能的重要形式。

    走过2015年,沿着时间的轨迹回望。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围绕中心,直面社会热点,在常委会会议上,共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的7个专项工作报告。一次次实事求是的审议发言,一份份求真务实的审议意见,承载着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国家发展的期望,对百姓民生的关切,折射出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工作实效。

    在法治下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为推进改革开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分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两次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在自贸试验区内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20154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作的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积极评价国务院及有关地方政府的工作,普遍认为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特别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一年多来,探索积累了许多重要的试点经验。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自贸试验区建设是一项新探索,没有现成模式可循,工作难度大、要求高。要积极稳妥、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坚守底线,防控风险,切实使自贸试验区成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还提出要准确把握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做好试点措施的风险控制工作、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建议。

    为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20154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迅速,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网络初步建成,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逐步改善,取得的成绩应予充分肯定。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底子薄、欠账多,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财政投入偏少,服务效能不高,基层工作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要注重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从中国实际出发考虑统筹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应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应深入研究互联网时代下的社会公共文化特征及对公众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应进一步推动体制创新,应进一步加快文化立法的进程。

    人大监督守望蓝天白云——大气污染防治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了相关监督工作和立法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提出了实施法律、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加强跟踪监督,20156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研究处理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反馈报告。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完善监督工作方式、增强监督实效的一次新尝试。

    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应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能源结构优化力度,必须加大对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应强化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把人大监督工作和立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实践经验,在加强监督工作的同时认真审视法律、完善法律,努力增强人大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两化融合”任重道远——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共同发展。20156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信息化建设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肯定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强调,我国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自主创新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信息化“赶超”和工业化“补课”的任务并存,“两化融合”任重道远。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两化融合”,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应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在“两化融合”中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方向引导、政策支持、科学统筹作用,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强化信息公共服务,加快信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壮大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土地承包,不让一个农民吃亏——近年来,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扎实开展延包后续完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充实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总体稳定,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20158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关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妥善解决承包土地纠纷;依法有序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关试点工作,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完善工作,确保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

    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还提出坚持以惠农富农为原则推进农村土地开发经营、明确确权登记颁证和二轮承包的关系、加强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规范管理、加快农村土地产权登记和交易流转平台建设等建议。

    201512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作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摄影/盛佳鹏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重大民生工程,事关亿万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为推动中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的贯彻落实,2015年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积极评价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所做的工作,充分肯定医改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同时指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增强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坚持立足中国实际,统筹部署,循序渐进,重点突破,持续不断地把改革推向深入。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应实事求是评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下大气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分级诊疗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医保在调节利益、引导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统筹推进与医疗卫生相关的其他重点改革。

地方债,如何还?怎么管——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改革任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根据新修改的预算法,2015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批准了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015年1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了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实施预算法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议的要求,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清理核实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初步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一些地方政府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不足,违规举债、变相举债仍有发生,偿债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债务风险防控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

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应切实提高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认识,在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权限的同时,明确规定具体使用债务资金的地方政府是举债主体,加快建立“借、用、还、管”相统一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包括存量债务和新增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完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违规举借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人大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审查监督机制。

(文/本刊记者 张宝山)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