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询问:在创新求实中走得更远
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自2010年首度“试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开展18次专题询问,其中十一届开展了9次,十二届开展了9次。
过去的2015年,结合审议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等报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开展三场专题询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高度重视专题询问质量。三场专题询问,他无一例外地场场出席,甚至主持会议,为问出实效、问出权威“助阵”。
舆论评价称,专题询问职业教育和水污染防治,是结合审议执法检查报告开展的,这是人大监督方式在实践中的整合和创新。它将执法检查、听取报告、专题询问三种监督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打出了人大监督工作的“组合拳”。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专题询问,这是在之前听取和审议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了监督链条,确保取得更大成效。
同时询问会上,大家实事求是,真诚坦率,不回避问题,不推诿责任,问答水平之高、触及问题之深,也广受赞誉。
问职教:委员长主持,让更多年轻人有出彩机会
2015年6月30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座无虚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正在举行联组会议,对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情况进行专题询问。
这是2015年的第一场专题询问。最大看点是张德江委员长主持联组会议。
“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职业教育国,培养了数以亿计的有技能的劳动者。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看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今天的专题询问,就是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贯彻好中央的决策部署,把职业教育法进一步实施好,把职业教育办得更好。”张德江委员长的开场白言简意赅,向与会人员表明了专题询问的重要性和目的。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率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场应询。在近3个小时里,吕薇、刘德培、严以新、罗亮权等六位委员分别发表意见、提出询问。大家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如何满足国家对高素质和实用性技工人才的需求、怎样看待职业学校“升格”和学生继续“升学”两方面问题、如何破除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如何解决西部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债务、如何进一步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等方面。对于这些问题,刘延东与有关部门负责人一一回应。问答现场气氛热烈、交流坦诚、直面问题。
在你来我往的问答中,张德江委员长不时作出或活泼生动,或贴近生活,或富有建设性的点评。媒体评价称,张德江委员长的点评,给专题询问增色不少,更易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实效。
同时,这次专题询问还有一大看点,即张德江委员长特意留出时间,让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进行提问。“我是民办大学湖南长沙医学院的院长。请问教育部,能否从破除中高等职业院校设置的限制条件,鼓励民间投资主办中高等职业教育;能否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生均拨款范围;能否取消招生计划对中高等职业教育的限制等支持职业学校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何彬生问。“我当过老师,提个关于教师的问题。请问教育部,如何制定符合职业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师政策,调动教师从教的积极性?”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问。“我是来自江苏的基层代表。请问在提高职教老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上,教育主管部门有什么具体措施?”全国人大代表何健忠问。让列席常委会会议的同志提问,这是实践中的创新做法,使得专题询问更“接地气”,更贴近民意,有利于国务院相关职能部门改进工作时做到有的放矢。
询问结束时,张德江委员长表示,这次专题询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围绕执法检查报告开展询问,这既是对执法检查效果的强化,也是对专题询问方式的丰富和发展。通过询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于今后开展专题询问,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果,他指出,为落实好中央有关要求,经中央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改进完善专题询问工作的若干意见》,对进一步发挥专题询问的作用,丰富询问的内容,改进询问的方式,增强专题询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意见的要求,将进一步完善组织方式和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专题询问的规范化、机制化、常态化,充分发挥专题询问在监督“一府两院”依法履职当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专题询问工作不断完善,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与时俱进。
问水污染:问到了广大群众心坎上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与空气、土壤一样,当下我国的水资源也面临着污染,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水污染防治,保护好水资源环境,已然“时不我待”。
在此背景之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2015年8月2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这一问,问到了广大群众心坎上。
张德江委员长参加专题询问。沈跃跃副委员长主持会议。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
第一个提问的辜胜阻委员显然有备而来。他开门见山地说:“在执法检查中我们发现,我国许多饮用水源存在隐患。人让水污,水让人病。在水源污染严重的地方老百姓回忆,50年代的水淘米洗菜,70年代的水开始变坏,90年代的水鱼虾皆殆,21世纪的水百病袭来。治水污染比治大气污染更难。我的问题是,下一步国务院对加快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都有哪些措施和安排?”
人人每天都要喝水,保障饮用水安全是水污染防治的核心内容。袁驷委员发言询问:“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国务院主管部门对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如何评价?下一步要采取哪些措施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保证广大农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整个上午,辜胜阻、刘德培、袁驷、王明雯等八位委员就城乡饮用水安全、重金属超标、农业面源污染、湿地保护等方面情况发表看法,提出问题。汪洋副总理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所有问题认真作出回答。
汪洋副总理说:“全国人大依法对政府工作开展监督,国务院各部门还是有压力的,但我相信,这同样是一种动力,因为监督本身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就是支持政府执法部门的工作,充分发挥法律的威力。”
张德江委员长在询问结束时强调,解决水污染防治问题时不我待,必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下决心早日见效。要广泛宣传水污染防治法,坚持依法办事,树立法律权威;要实行地方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明确水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把水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纳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考核目标和考核体系;要加大执法权威,增强执法手段,严格执法,违法必究;要形成合力,从项目审批、工程建设、企业运营、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强水污染监督;要加强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让污染行为无处藏身,形成不敢污染的社会氛围;要突出解决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摸清情况,制定措施,限期解决;要完善节水体制机制,用好价格杠杆,养成节水习惯。
问审计:整改到位了吗?追责了吗
2015年12月26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会议由张平副委员长主持。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把财政资金管好、用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张德江委员长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出席联组会议。
按照法律规定,每年6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都要听取和审议国务院的审计工作报告。6个月后,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要书面提交12月的常委会会议。但由审计长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口头报告,并就此开展专题询问,还是第一次。这是人大监督工作的一项重大创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这次审计报告反映,一些地区彩票资金管理不严格,抽查发现虚报、套取、挤占、挪用等问题金额达到169.32亿元,占抽查资金的26%。请问民政部和体育总局,我国彩票管理中为什么会存在这些突出问题?作为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的业务管理部门,你们是怎么进行整改的?违纪违规违法资金全部都收回来了吗?对有关责任人员都严肃问责、追责了吗?”尹中卿委员的发言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彩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坦承,福利彩票资金问题反映出有些民政部门和发行销售机构法治观念淡薄,管理不严,行政监管也不够到位,对一些违法违规问题,如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问题视而不见,甚至姑息迁就。李立国表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立即全面整改,并严肃问责。
在两个多小时里,共有尹中卿、吴晓灵、彭森、冯淑萍等六位委员先后发言提问,涉及政府预算、地方债务、彩票管理、审计“全覆盖”等热点话题。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卫计委、国家体育总局以及中科院等7个部门负责人到会回答询问。
询问现场,许多人都频频点头,赞许常委会组成人员问题尖锐、切中要害,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答得认真坦诚,措施有效。
张德江委员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闭幕会的讲话中指出,“听取审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这在人大监督工作方面还是第一次。希望国务院及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改革要求和法律规定,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
(文/本刊记者 李小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