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眉县人大:关切“猕猴桃”如何“七十二变”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6年02月19日 14:37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全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2015529日,在眉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县农业局局长魏立中郑重向会议报告工作。这是眉县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监督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的其中一幕,也是眉县不断做大做强猕猴桃产业的一个缩影。

    为什么要连续审议监督猕猴桃产业发展工作?眉县古称“眉坞”,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猕猴桃最佳适生区之一。近年来,眉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地缘优势,强力推进猕猴桃产业发展,全县猕猴桃栽植面积达29.8万亩;种植农户6万户有余;猕猴桃从业人员占全县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二,产业安全问题一直挑动着民众的神经。为此,眉县人大常委会自2009年以来,连续两届三次把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列为重点议题,认真组织实施,督促县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促进全县猕猴桃产业发展。

    2009年年初,眉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将审议猕猴桃产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情况列入重点议题,就议题提出背景和实施目的多次进行研讨,制订详细的视察调研方案,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召集农业等部门提前对接议题,提出具体要求,议题承担机构同志讲解国家发展农业产业的政策导向,邀请陕西省农业专家举办猕猴桃产业科学发展讲座,使参与调研的人员对产业发展情况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随后在县人大网和政府网发布产业健康发展意见征询公告,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建议等方式,征集到意见和建议31条。同时指导县农业局开办电视专栏8期持续近两月时间,大力宣传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全县形成了重视猕猴桃质量安全、打造名优品牌的浓厚氛围。

    之后组织视察调研组,听取政府工作汇报,查看猕猴桃批发交易中心等工程建设,并召开分管农业副县长、农技服务五大中心、果业合作社负责人座谈会,充分听取对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想法。眉县人大常委会4名副主任带队分四个组,深入眉县8个镇30多个视察点,走访种植大户、贮藏销售大户50多户,了解猕猴桃生产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倾听一线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视察调研组还赴周至县等地考察学习外地猕猴桃产业发展经验,常委会机关先小组后大组层层梳理调研情况,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多次指导调研报告的角度方向,最终确定了抓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尚未形成、标准化生产步伐缓慢、加工贮藏能力明显不足等突出问题。

    2012年,眉县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猕猴桃产业安全健康持续发展情况,紧盯审议监督环节,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视察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5名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为重点发言人,认真研究拟定发言内容,积极撰写有深度、有特色的发言材料,避免全而不透、蜻蜓点水式的审议倾向。组织召开重点发言人审议发言研讨会,由县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把关,对发言的内容、角度等进行相互交流,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促使审议发言角度正确、重点突出。最终提出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编制产业中长期发展纲要、提升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水平等建议,得到全体组成人员的一致认可。会后,眉县人大常委会及时整理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形成书面审议意见,并列出猕猴桃产业发展整改清单10项具体任务,发送县政府及有关方面办理落实。县政府领导深有感触地说:“人大常委会对这项工作调研深入、审议到位,意见和建议指导性强,对我们触动很大,今后将扎实做好促进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

    2015年,眉县人大常委会第三次确定审议监督猕猴桃产业健康安全持续发展工作,旨在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办理各次审议意见,助推猕猴桃成为永续致富产业。首先建立工委对口督办机制。明确由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跟踪督办,加强与农业部门联系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跟踪检查,了解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准确掌握审议意见办理动态。随后建立主任会议定期督办机制。审议意见发出后,主任会会议高度关注审议意见办理工作,分别两次专题听取农业部门办理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指导改进办理工作,促进审议意见真正落到实处。还建立“两联一访”集中督办机制。每年10月,以联系乡镇和部门、走访县人大代表为主题,充分听取人大代表对办理猕猴桃产业发展审议意见的评价,了解具体落实情况,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和监督态势,确保审议意见提出的各项要求得到全面落实。

    现在,眉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会提出的三个关于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审议意见,出台一系列实质举措,强力推进猕猴桃产业做大做强,让小小的“猕猴桃”也能实现“七十二变”。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