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电梯成“吃人”陷阱
——沈阳市和平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电梯安全
文/赵跃
近年来,电梯事故屡屡发生,仅2015年媒体曝光的事故就有十起之多。电梯成了“吃人”的陷阱,其安全令人担心。2014年,沈阳市和平区华阳国际大厦写字楼电梯厢从27层坠落,导致12名人员受伤,至今令人心生余悸。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沈阳市和平区人大常委会把电梯安全列为2015年监督工作的重点,在组织深入调研的同时,对全区电梯安全普查及应急维护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尽可能地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专题调研,为电梯安全问诊把脉
2015年10月19日,由和平区人大环资工委主任李正兴带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川和环资专业委员会委员及部分人大代表参加的调研组一行来到沈阳联营公司、艾特国际花园、长白万科城等单位和小区,就电梯安全使用及应急维护工作开展调研。
通过调研了解到,和平区属于沈阳中心城区,发展起步早,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高层建筑迅速增加,电梯数量众多,不少电梯都到了高龄阶段,造成不少电梯带病运行,威胁百姓出行安全,各种问题和故障频频发生。同时,不少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的电梯没有定期检验、没有维保公司、没有退出机制,导致事故概率逐年增加。
面对电梯安全存在的种种隐患,调研组成员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金川副主任在调研中建议建成全面覆盖的电梯监管信息化平台,实现对电梯安全使用及维护过程的全监控,有效减少电梯运行故障,着力增强电梯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专题询问,清除电梯隐患对症下药
为了进一步了解电梯安全普查及应急维护工作的进展情况,督促和推动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和平区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10月23日对电梯安全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参加专题询问会的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副主任、环资工委主任、督查室主任、部分不驻会的区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专业委员会委员及部分区人大代表。区政府副区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区房产局局长和副局长、区财政局局长、市质监局和平分局局长和副局长、相关街道办事处主任及区政府协调电梯维保单位相关人员前来应询。
在听完区政府有关人员作的《关于全区电梯安全普查和应急维护工作情况的报告》后,区人大环资工委主任李正兴首先发问,他说:“从现在到年底前,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请问政府对全区电梯安全普查了解到什么情况?存在哪些问题?本年度对多少部电梯进行了维护?还有多少部普查有问题的电梯没进行维护,准备怎么办?”和平区人大代表解紫达充满担忧地问:“截至2015年9月末,和平区电梯大约有5477余部,老旧小区总共有多少部电梯?问题电梯大概能有多少部?”面对代表、委员们的接连发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区房产局局长、区财政局局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坦诚负责的态度给予了一一解答。问答之间,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代表、委员们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担忧以及对清除电梯隐患问题的急迫心情。
当天,委员们围绕电梯安全监管机制、政府有关部门责任及维修费用等8个问题,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态度,进行了约两小时的详细询问。整个询问会场井然有序,气氛活跃。提问直击要害,应询诚恳负责,问答有来有往,会场气氛热烈民主。
跟踪问效:解决问题才是根本
问出深度、要害,答出责任、承诺。无论是询问人和应询人,还是对此关注的人民群众,都对这次专题询问充满期许。和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维伦表示,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不是“作秀”,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深化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知情权,拓宽百姓与政府交流沟通的平台,有效推动解决问题。专题询问结束不代表事情终结,常委会要对这次专题询问的有关问题加强跟踪监督,使专题询问真正发挥实效。今后,区人大常委会一定会加大工作力度,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做好跟踪监督工作,定期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情况。
张维伦强调,询问后,政府有关部门还要继续深入调研,详细汇总和平区电梯安全工作情况,在推动解决问题上下工夫。电梯问题不是和平区独有,而是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能在区级层面解决的问题在区里解决,在区级层面解决有困难的,由人大代表形成建议提交市人大,引起市里的高度关注,以此推动全市电梯安全工作。消除严重电梯事故,尽快出台规范电梯安全的管理办法才是根本之道。
列席会议的一位人大代表认为,这种灵活的监督方式互动性强、针对性强,不仅激发了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履职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政府有关工作人员接受人大监督的自觉性。监督与服务、促进和支持高度融合,彰显了人大监督的刚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