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谁在守护你的美丽
季风气候给9月初的香格里拉带来连日雨水,淅淅沥沥的冷雨,敲打着这个美得令人窒息的地方,给她永恒的静谧更添了一份重量。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1933年出版了一本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书中讲述几个英国人因飞机遭到劫持,被迫降在了喜马拉雅山脉以东的雪山峡谷中。在这里,他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藏族村落,她四面被嵯峨峭拔的雪山环绕,怀抱中有奔涌腾跃的急流大川,澄澈湛蓝的高原湖泊,植物葱茏的原始森林和鲜花怒放的广袤草甸,在大峡谷的谷底,安睡着丰饶的金矿。这里几乎与世隔绝,民俗优雅到多种宗教并存也能安享和谐,民风淳朴至多民族共居也可相处友爱,人们逍遥自在,尽情享受着阳光和雪山的恩赐,却对峡谷里的黄金不屑一顾。让英国人惊异的是,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他们似乎正处于东方文化的神秘核心。
英国权威的《不列颠文学家辞典》当年评价该书的功绩,是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自此,人们想象中的人间乐土,有了比“伊甸园”“乌托邦”更为美妙、更富韵律、更让人魂牵梦萦的代名词。好莱坞制片公司后来买下该书版权,将它搬上银幕,立刻风靡了全球,主题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中,“你看这山偎水涯,你看这红墙绿瓦,还有那温暖的春风,更像是一袭轻纱,我们就在它的笼罩下……”永久地徜徉在人们心间。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几乎成了一个世界之谜,很多专家学者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去寻找这个人间仙境。
1997年,经过充分调查考证,云南省向世界宣布:举世闻名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迪庆。宣布的当夜,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了这一讯息,紧接着,国内外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在中国云南迪庆自治州发现了香格里拉。2001年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迪庆州府所在地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14年年底,香格里拉撤县设市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云南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县市之一。
香格里拉现有各级人大代表2153名,多民族是特点,然而无论是哪个民族,皆有着共同的基因,他们都是香格里拉的儿女。
开发藏文化的春批格桑
春批格桑是条康巴汉子,他的汉族名字叫肖陆。在香格里拉9月连日的雨雾中,肖陆的出现,就像一抹明亮温暖的阳光照射过来。
肖陆出生在建塘镇解放村贡兵村民小组,小时家里穷、兄妹多,12岁便辍学务农。但他是个“不安分”的孩子,喜欢给自己制定目标,正因为此注定了他的人生一直在步步登高。他说:“在大地底层时,也决不能放弃理想。只要你心里有一个目标并坚持去拼搏,总有一天你会实现梦想。”
如今肖陆已成为香格里拉的栋梁人才,4年前,全州几十万选民,从1580名候选人中选出253名迪庆藏族自治州人大代表,他就是其中之一。
从村里第一个拉沙石、第一个买载重汽车、第一个万元户,到全州第一个办希望小学、第一个开藏民家访,肖陆完成了从只有小学文化到挖掘光大藏文化,把民族瑰宝植入旅游、地产、农业等领域的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化。现在他是香格里拉嗡嘛措藏族文化城及嗡嘛措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上世纪以来,香格里拉的秘境之旅,成为无数人内心的终极向往。
“没有文化的民族,就不可能有生存的空间。”做企业拥有资金后,肖陆琢磨,藏文化是一个取之不竭的宝藏,应该成为香格里拉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否则是做不强的。他看到,有着深厚底蕴的藏文化,却像宝石散落满地,若把它们聚在一起,这些宝石一定会散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灵光一现,他想到了藏民家访。2000年,在他的创意下,首次在迪庆开办了藏民家访。
所谓藏民家访,就是将远方来客迎进藏民人家,让客人边品尝热腾腾的酥油茶、青稞炒面等食物,边欣赏藏家小伙儿彪悍的锅庄舞和姑娘高亢的歌声,客人们可以即兴与藏家人一起互动表演。肖陆将这一旅游项目,从开始单一的歌舞延伸到吃、购、游、娱多位一体,最后涵盖了整个藏族的饮食、歌舞、宗教、建筑、医药等多个文化领域,这一多样性文化的开发,直接拉动上万人就业,间接带动了周边农村的种植业、乳业、畜牧业发展。在迪庆的产业开发中,藏民家访无疑是最成功的典范。
将藏文化发扬光大,实现了这位民族企业家迈向人大代表,行将担负起更重使命的决定性一步。
当选人大代表后,肖陆说:“当一个人在天上时,要过着地上的生活。”这种接地气的情怀,让他把关注点落在了香格里拉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群众的衣食住行上,他踌躇满志:“我决不能让老百姓失望!”
当被问到,你觉得成千上万选民投你一票,他们的理由是什么时,他答道:我能带动老百姓建设小康生活,能把他们的心声,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带到政府,向他们反映。这些,肖陆守约做到。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大代表肖陆( 春批格桑)。摄影/徐燕
他向人代会提交过“关于整顿香格里拉城区市容、市貌存在的问题,集中回收废旧物品、垃圾的建议”,这个建议被州人大常委会列为当年重点处理建议,解决这一问题,也被纳入到州“十二五”规划。香格里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部门的同志介绍说,肖陆为这条建议做了大量实地调查,问题提得准,附的照片很详细,有说服力。
他提出的“关于乡村建办幼儿园的建议”被纳入迪庆州“十三五”规划。“关于整顿屠宰场独家经营存在的问题,农贸市场生猪鲜肉价格高的建议”政府已经办结,肉价现在明显回落。
“回馈社会,为社会多做点事情,是我最大的乐趣和心愿。”肖陆——春批格桑的幸福观就这么简单。
原始生态的纳西族守护者
怎么形容位于香格里拉市辖内以东22公里处的“普达措”?
它海拔3800米,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及珍稀动植物相融一境,构成一个完美的原始生态环境,是国家级的原始生态保护区。
如果把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给了香格里拉,那么,普达措便是香格里拉的魂魄——“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
2015年迪庆自治州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中,“生态立州”的发展战略再次被强调,这年人代会审议通过了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它与国家相关法律及之前颁布实施的自治州草原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共同织就了自治州原始生态的保护网。对此最熟悉不过的,便是香格里拉市林业局副局长,云南省、迪庆州两级人大代表李靖琼。
2012年当选两级人大代表时,李靖琼还有一点不知所措,“所有光环都套在我身上,有点茫然,不知做什么才好。反正不管怎么做,我得为选民们着想,当好他们的代言人。”
这位纳西族的人大代表,第一次出席人代会时,在赴省城的飞机上,遇到一位藏族老学者,聊天中她得知,这位学者在乡村办了一所藏汉双语学校,将好几个民族的孤儿和残疾儿童接进学校,免费吃住,这之中遇到很多困难。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回去后李靖琼发动亲朋好友筹钱筹物送到学校。一段时间后,她到这个双语学校实地查看。老学者告诉她,大家的帮助解决了大问题,他们修缮了房屋,以往一遇雨季学校的房子就要漏雨,现在房顶铺上了毛毡,这个雨季他们不再淋雨了。“就像蝴蝶效应,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去捐桌椅板凳、笔墨纸张、书本图画。这是我当人大代表后,做的第一件事情,看到孩子们露出的笑脸,我特别幸福。”
李靖琼知道,一个人大代表的职责远不止此,更重要的,是尽快把这个地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纳入视线,而与自己的林业工作密切相关的,就是如何保护香格里拉的生态环境了。
在香格里拉,森林覆盖面积达百分之八十,老百姓祖祖辈辈的习俗就是烧柴火做饭、取暖,城里的酒厂、洗澡池、宾馆饭店等也都使用柴火,而烧掉的树木基本在30年以上,有的甚至60年以上。她做过调研,一户人家一年要烧掉5吨木柴,一个酒厂起码要用去15吨木柴。
云南省、迪庆州两级人大代表李靖琼。摄影/徐燕
李靖琼很心痛,她在建议中写道,为了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减少生态环境破坏,保护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空间,保持香格里拉市生物多样性特征,我建议迪庆藏区实施能源替代薪材发展,以减少采伐。她认为这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巩固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成效,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世世代代绿化造林的成果。
“成效相当明显!”李靖琼高兴地说。如今在香格里拉,学校、医院、食堂,城市居民家里,都用上了电和液化气。政府还投入了太阳能、沼气,大大降低了资源的开发消耗。
把迪庆藏区天然森林保护工程林场纳入生态公益性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是李靖琼从事林业工作20多年最关心的一件事。她说这是一个全国性问题。目前,高海拔、高寒地区天然林保护林场尚属企业管理,本来在高海拔、高寒地区,树木生长速度就慢,况且这个地区还肩负着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的责任,是生态保护的示范区,这样一个状况,怎么对森林进行经营、加工?怎么解决林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她认为不开发就是保护,此类林场应纳入生态公益性事业单位,取消经营,解决职工低收入问题。“这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作为长江、黄河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上游的植被如果保护不好,下游的生态多样性就会受到影响。”
这个建议,李靖琼连提两年,她说,“我有信心,还要继续提。”
在林区工作的李靖琼经常走乡串镇,一次,她来到金沙江边的一个村子,这里有七八十户人家,却没有一个村民活动的场所,连一个贮放村里公共财产的地方也没有。村长告诉她,村里人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个篮球场。李靖琼把这事默默记了下来,之后她费尽周折,说服了镇政府,最后他们出资圆了这个村的梦。春节临近,村长给她打来电话,喜极欲泣:“我们终于有了一个球场,没有别的,我们只想用歌舞向你表示感谢!”
这个镇的镇长对李靖琼说:作为镇长,我都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真不愧是人大代表,我很感动。
李靖琼说,那是春节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藏族镇长卓玛拉姆
雪山耸立,河谷深邃,水势汹涌,声闻数里,说的是距香格里拉市96公里的虎跳峡,它的南岸是玉龙雪山,主峰海拔达到5596米,北岸是中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两峡之间,江流的宽度仅为30到6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
在峡谷边的虎跳峡镇,卓玛拉姆是个说话掷地有声的镇长,她的汉族名字叫杨金兰。这个70后女子的性格如同峡谷里的金沙江一样热烈奔放,她讲汉话的语速堪比说汉语人的思维速度。
“我是州级、市级、镇级的三级人大代表!”说这话时卓玛拉姆自豪极了。
州、市、镇三级人大代表杨金兰( 卓玛拉姆)。摄影/徐燕
2008年,她当选代表时,对这个职务认识得还不够透彻,“我把人大代表当作了炫耀的职位”,杨金兰羞愧地摸摸鼻子,后来经过培训和学习,通过出席人大会议,接触其他资深代表,她有了变化,就像成熟的麦穗一样弯下了自己的身子。杨金兰每天都在操劳着镇里一万多群众的吃喝住行、处理着关乎他们福祉的事情。
“我希望镇上的群众能用上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就提出了把虎跳峡镇作为太阳能综合示范区的建议,这样可以利用太阳能作为百姓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但我们这个金沙江边上的镇,是全国506个贫困地区之一,镇人口多,贫困面积比较大,装太阳能热水器挺艰难的。”
杨金兰曾在村级工作12年,有很深的感触:“我们居于长江上游,森林茂密,水土保持一直比较好。但现在生活好了,烧水洗澡比以前频繁多了,加上牲畜饲养等,造成大量树木砍伐,破坏了森林植被。开始一到五年还不明显,但你砍我也砍,这样下去,十年、二十年后我们这里就会变成泥石流聚居区。如果换上太阳能热水器,老百姓洗澡方便,热水用不完还可以把猪料、鸡料、狗料烫一下拌在一起喂。”
建议第一年提出后,没有反响。第二年她继续提,并到林业局能源办,到发改委、住建部门找领导谈。终于谈下了扶贫项目,给群众购买热水器进行补贴,但筹集剩下的资金仍是难事,当地贫困面积大,山高路远,运输成本高,商家不愿做。杨金兰没有气馁,找到商家反复讲价,并坚守有质量保障的品牌。这期间她得到了州委、人大、政府,以及市人大的协调和帮助,终于在2014年安装使用上了500台,剩下的空缺,杨金兰准备继续努力,她决意让更多的群众用上太阳能热水器。
杨金兰当过人大主席,下去工作时,群众并不欢迎她,“真的不欢迎,他们认为我这个人大主席就是举举手,不解决实际问题,下来干啥?我们做了很多工作,通过代表联系群众,把他们反映的问题收集汇总给党委、政府,采纳以后,哪怕10件事能做1件事,但用心去做,另9件事说明是什么原因做不了,什么原因还需争取,群众还是能够体谅的,慢慢的,我们代表在百姓心目中就有了地位,这真是做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最早作为代表接访老百姓,我是很害怕的,担心给他们机会反映问题,他们就从个人角度,一提就是十个,二十多个问题。问题多了,我就怕,不敢去面对,后来我摸索出工作方法,觉得应该主动去面对问题,我们召开各村的会议,比如小组长会议、党员会议、妇女会议、团会议,把政策决策掰开揉碎了讲,让群众理解我们工作的思路和观念,引导他们格局要大,不要总从个人利益出发,应该从组的、片区的角度出发,这样他们慢慢养成了习惯。以前我上人代会要带上五六十件意见和建议,现在少了下来,但比较精,办理起来容易出实效。”
杨金兰天天和群众在一起,他们有想不开的事就打电话或找上门来。如果镇上有什么隐患,她心里就有了底,尽可能在矛盾没有爆发之前,提前入手做工作。“老百姓的心也是肉长的,非铁打石头做的,特别是通过代表反馈,给他们找到一个通上的出口。不然一旦某个事件爆发闹出集体上访,要灭这个火,就需要一个月或半年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也挺喜欢代表这个职务的。”
虎跳峡镇聚居着9个民族,杨金兰由此会说好几族语言,比如傈僳语、彝族语,其他民族的语言,她也基本能听懂。“我们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如果州里、市里来了文件,我们就切合民族实际,对不同的民族用不同方式和语言宣讲解读。在基层工作18年,每次作决策拿方案时,我都把不同民族的习俗、喜好考虑进去,否则我们作出的决策、提出的建议落实不下去。实施不了,那就是废纸一张。”
云南红梨之母
在距香格里拉600多公里以外的昆明,舒群代表刚刚从北京返回春城,她参加了9月3日的国家大阅兵,喜悦亢奋的心情还没来得及平复。
舒群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经过几十年的科研努力,开发出一种新果品——红梨,它全身通红,汁多味甘。这种水果从研究推广到成果转化,最后形成产业,已成为云南的一个著名品牌,在云山滇壑中扎下了根。
“一个农户,一年种一千棵红梨树,即便像今年果价低,他还是卖了15万块钱。在我们云南的安宁市,每一次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云南红梨都要作为政府重点推进发展的项目。”
舒群在大学读的是园艺,毕业后进入研究所研究苹果梨,期间与国外合作杂交出了红梨这个新品种,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也给当地千万家农户带来了致富的路径,她也由此声名鹊起,被誉为云南的“红梨之母”,舒群坦言是这得到了选民们认可,在选举人大代表时投她一票。她已连任两届云南省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这个平台,让我开阔了眼界,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舒群明白,当上代表后,她要服务的不再仅仅是那些从她的红梨中受益的果农。
云南省人大代表舒群(。图片由舒群提供)
在昆明,有一条公路重大交通事故频发,央视也曾有过曝光。“2013年,昆明交警请我们几个代表去考察调研,希望帮他们向政府反映。我们云南的公路上下坡多,大型车有时需在半路加水降温,但公路上没有这样的设施,路标也不规范,发生事故就成了常态。实地考察后,我们向人代会提交了四项建议,政府都给解决了。那段路上的交警告诉我们,过去他们也努力解决过,但力不从心,后来知道可以借代表之力向政府提出建议,政府必须依法回复和办理,这才找到了我们,他们觉得现在代表真管用。”
她介绍,这条公路刚好是交界,牵扯好几个地方的交通交警,需协调的地方也很多。问题解决后,交警们纷纷打电话致谢,说他们想实现的都实现了,比如修路资金拨到位了,中途加水站建起来了,该加警示标志的也加了警示标志。“通过发挥代表作用解决了这一难题,我感到很是欣慰。”
在舒群的建议中,还有“关于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与建立育种稳定支持的建议”,她说,一些种子市场已被美国占领,说到底他们是在与我们打科技战,想从种子上控制我们。但他们的种子确实好,老百姓愿意种,这就造成了这种垄断,十分危险,一旦对方不再提供,我们就没办法生存。所以,我建议国家要加大育种方面的研究,加大支持力度,不管是科研单位还是企业,鼓励育种研究,如果我们有了自己的好品种,就不会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
这条建议上届提出后已办理完结,舒群说现在政府提供的科研经费已经增多,目前这方面项目,有几千科技人员在做,队伍比较稳定了。
因有日月照拂,香格里拉素颜便已倾世。在人们心目中,她离天很近,离喧嚣很远,但亲眼目睹了各个民族的人大代表,为守护她的美丽和未来忙忙碌碌的样子,就会感到她并非远在天边,其实就在我们眼前。
(文/本刊记者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