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章贡区人大代表工作的“创新经”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6年01月11日 08:43

    1129日,从吉安市安福县采访结束后,本刊记者来到地处江西省南部的赣州市章贡区。章贡区是赣州市主城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章贡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建制设县;宋定名赣州;19996月,撤原县级赣州市设区,赣州市章贡区成立。如今,章贡区总面积591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辖9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含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四镇一街)。

    有镇有街有开发区,历史悠久,资源汇聚,发展优势明显,章贡区可以说是中国地级市中心城区的一个缩影。中心城区的人大工作如何有效开展,区级人大常委会如何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框架内,章贡区人大常委会找准突破口,念好“创新经”,积极探索人大工作新思路,代表、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各项工作都得到创新发展。

    社区里的人大代表联络服务站: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赣州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同时也是人大制度的发源地。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2015117日,全国首个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历程为主题的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史陈列馆在瑞金开馆。

    这一点,让章贡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谢春明深感自豪。他告诉记者,人大制度从赣州这里走来,章贡和瑞金同处赣州,作为赣州的中心城区,章贡的人大工作更应该延续宝贵的人大传统,并不断创新发展。

    “《中国人大》记者来了,要端出最拿手的菜!”1129日,为迎接远道而来采访的记者一行,谢春明带领记者先后走进位于章贡区赣江街道综合社区服务中心的人大代表接待工作室和位于章贡区东外街道黄屋坪社区服务中心的人大代表联络服务站,实地查看人大代表联络服务站工作情况。

    从20147月开始,章贡区人大常委会在赣州市县级人大率先开展了人大代表走访接待选民日活动,组织全体区人大代表深入选区走访接待选民。活动要求每一位区人大代表特别是机关寄选的人大代表,每半年至少要参与一次走访接待选民活动,以有效保障闭会期间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动。记者实地采访的赣江、东外街道和社区里设立的人大代表接待工作室和联络服务站,就是代表接待选民的平台和窗口。

    本刊记者看到,赣江街道综合社区服务中心有着鲜明的智慧社区特色,在这里建立的人大代表接待工作室依托社区现有的先进技术设备,将人大代表的履职信息嵌入整个智慧社区基础服务平台中,让人大代表和百姓实现更便捷的互动交流。东外街道黄屋坪社区服务中心的人大代表联络服务站则借助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宽敞、百姓密集、信息量大等便利条件,成为人大代表定期与百姓见面交流的固定场所。

    这些人大代表的接待工作室、联络服务站为啥要建在社区里?谢春明笑着解释,人大的工作,不是刻意要花多少钱。我们不折腾,重在整合优化资源。不管是依托智慧社区去开展代表活动,还是依托黄屋坪社区职工多、学生多、离退休老人多等优势去搭建联系群众的平台,都是充分利用社区优势。

    “让代表接待选民的地点就在百姓身边,一个老年活动场所就是一个接待站,很近很便民,基层人大的活力就在这里体现。”章贡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孝伟强调,只有便民,老百姓都积极参与进来,代表履职热情高,人大工作才更有活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章贡区共设立人大代表联络服务站16个,有效保障了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正常开展。这些方便代表联系选民的服务站点,并没有专门花钱建造,而是大多直接设在社区里。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便民的同时,也节约了资源。”章贡区人大常委会选任联工委主任廖建华说,“通过接待站,百姓表达民意和诉求有了渠道,代表履职思路更宽,履职意识更强,人大工作搞得鲜活,大家也觉得有做头了!”章贡区依托社区、整合资源来开展人大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的做法,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独具特色的三级人大代表联络服务机构:为代表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还有章贡区有着久远历史与传统的街道人大工作。谢春明介绍,章贡区在赣州市机构设置“三定”方案没有明确机构的情况下,于20世纪90年代便在辖区内四个街道内设立了人大工作联络办。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区居民人口增长迅速,城区内区人大代表在整个区人大代表中所占比重也逐届增加。2014年下半年开始,为了进一步增强代表履职意识,保障分布在各街道内的区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履职活动,章贡区人大常委会逐步在有条件的社区按照“六有”(有固定场所、有联络员、有活动制度、有工作职责、有运作流程、有记录档案)标准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络服务站。并首先在赣江、东外街道开展人大代表走访接待选民试点活动。

    “我是2002年担任赣江街道人大联络办主任的,今年是第13个年头。”赣江街道人大联络办主任姚宜春告诉记者,赣江街道属于章贡区的老城区,赣江街道人大联络办成立于1991年,是章贡区人大常委会的派出机构。联络办由人大常委会任命,为正科级单位,现有主任、干事各一名。

    东外街道人大联络办主任刘玉明告诉记者,他担任人大联络办主任一职已有4年。“东外街道位于章贡区城区东南城乡结合部,章贡区的代表走访接待选民日活动最开始就是在东外街道营角上选区开展起来的。我还记得陈明庆代表是第一批走访接待选民的代表之一,选民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向代表反映了城市管理、环境卫生、诉求纠纷等方面问题,百姓的积极参与也好比给代表吃了一颗定心丸,促进了代表走访接待选民活动的深入开展。”

    2015年,东外街道人大联络办延展人大代表进村居进选区活动,在有条件的社区、村组推广建设人大代表联络服务站,一共建立起4个片区联络服务站。每个人大代表联络服务站还配备一名人大代表协理员,按照人大联络办的要求协助联系选民和代表,进一步完善了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服务机制。

    为加强对代表履职的联系服务工作,在章贡区委高度重视下,20155月,章贡区人大代表联络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联络服务中心为章贡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下属正股级事业单位,配备了5个事业编干部,负责闭会期间人大代表联系、服务和指导工作。

    人大代表联络服务中心的设立,搭建了一个人大代表与选民、人大代表与区人大常委会及机关的沟通交流平台,也从而形成了“区有联络服务中心、镇(街道)有工作室、村(居)有联络服务站”的三级人大代表联络服务机构,为进一步做好人大代表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有了区人大代表联络服务中心,区人大代表工作就不仅仅是选任联工委的两个人在做工作,这样通过逐步健全完善代表活动的平台和服务代表的机构,就能将代表作用更充分发挥出来。”谢春明强调。

    (/本刊记者 王萍)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