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唐韵中华情 陕港互动谋新篇
——记香港全国人大代表视察陕西
文/陈庆立
香港全国人大代表视察西安国际港务区
秋阳杲杲,丹桂飘香。2015年9月16日,三秦大地迎来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视察团。在为期9天的行程中,以谭惠珠代表为团长的视察团,听取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实地走访老区、企业、大学,深入考察城市开发新区和历史文化遗迹,忠实履行代表职责,就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陕港两地交流合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建言献策,充分展现了陕港一家亲、中华儿女共圆中国梦的赤子情怀。
真诚接受监督共谋美好明天
代表视察团抵达西安,适逢被誉为“中华迎宾第一式”的开城仪式举行。骏马开道、武士巡弋、古乐悠扬,港区代表一踏上三秦大地就感受到千年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大唐皇城的无穷韵味。
在17日举行的汇报会上,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正永诚恳邀请港区代表在视察中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推动陕西发展,加强陕港交流合作建言献策。他说,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是发挥代表作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是宪法、代表法赋予人大代表的神圣权利,我们会真诚接受代表监督。
省长娄勤俭介绍情况时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积极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战略,通过培育新支柱产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狠抓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以打造丝路经济带新起点为抓手全面扩大开放。目前,陕西省正在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希望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积极为陕西发展建言献策,为陕港合作牵线搭桥,促进两地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互利共赢。
谭惠珠团长表示,这次视察是“寻根之旅”,期望此行有助于代表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增进对祖国传统的了解。希望陕西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凭自身优势,扮演好丝路经济带新起点和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的重要角色,不断深化与香港在各方面的合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古小玉说,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为中国革命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更在实现民族振兴中占有关键一席。希望代表们在了解真实情况、助力陕西发展、推动交流合作上下功夫,促进香港与内地共同发展。
香港全国人大代表视察西咸新区
革命圣地展新姿港区代表受教育
“三秦锁阴,五路襟喉”,延安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现代,延安更是成为中国革命圣地。
21日,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视察团赴延安市视察,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新区、枣园革命旧址和宝塔山,亲耳聆听老一辈革命家峥嵘岁月里的故事,亲身感知真正的“延安故事”“延安精神”。
代表团一行怀着敬仰崇拜的心情,在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瞻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旧居,参观了中共七大会址。谭惠珠代表感叹道,这次到延安视察是一次“朝圣之旅”!卢瑞安代表深情地说,今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红色旅游”大有可为,港人应多到延安革命胜地参观,香港中小学亦应多办交流团。陈勇代表表示,到访著名革命胜地,就是最好的国民教育,非常有助于加强年轻人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
随同的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介绍说,近年来延安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欣欣向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一万美元,革命圣地迎来了第二个春天。目前,延安市以“中疏外扩、上山建城、文化引领、旅游带动”为发展战略,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发展延安,造福人民。他表示,延安与香港相隔虽远,但两地交往源远流长,欢迎香港企业到延安创业、投资。
古丝路曾经耀眼新起点更加辉煌
在陕视察期间,代表们考察了兵马俑博物馆、大慈恩寺、华清池、法门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著名历史文化景区,深刻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中华民族曾经的灿烂辉煌。代表们结合陕西旅游业的发展,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李少光代表认为,陕西地上地下的历史文化遗产都十分丰厚,要运用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旅游业,尤其是“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打造立体旅游产业体系,让更多的同胞来感受中华文明的根脉,感受血浓于水的亲情。
张铁夫代表很有感触地说:“陕西的旅游还应增加旅游的多样性,吸引各个层次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游客。兵马俑是西安的一张名片,兵马俑博物馆很震撼,但只是把地面的东西打开给大家看,没有太多的故事去回忆和联想,旅游项目的内容比较平面。而华清池打造的《长恨歌》却使人在‘穿越’中有了更多时空体验,产生很多联想,留下深刻印象。建议将兵马俑打造成陕西的龙头旅游项目,将其历史、文物和市场价值结合起来,开发一些穿越时空的体验项目,让游客在游戏或者电玩中体验秦王朝如何横扫六国、统一中国。”
卢瑞安代表建议,要找准高起点的旅游定位,借“一带一路”的东风做好旅游发展规划。要借助新的科技手段将历史文化韵味展示出来,讲好每一个故事,讲好每一段历史。红色旅游是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柱之一,但不能单单停留在去革命老区看看,要依托“延安精神”不断深化提升。
马逢国代表表示,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是陕西的优势,如何把传统优势发挥好是陕西的关键。要使陕西旅游更有吸引力,更符合现代游客的品味,就要不断精细化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内容。饮食文化是一个突破口,可在美食文化做深做细上进行探讨研究。
已是第三次到西安的范徐丽泰代表说:“我对陕西的印象这次有了新的改变,黄土高原换上翠绿外装,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提升。我们的祖先赐予陕西太多太丰富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大唐盛世能纳百川的广阔胸怀、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延安精神都是我们可以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今日的陕西有着多元化的发展基础,要巩固好并进一步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发展大队中的领头羊。”
在有着百年历史的西北大学校园里,代表们听取了该校丝绸之路研究院、中亚学院的情况汇报,并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留学生交流座谈。代表们就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优势、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陈勇代表听闻西北大学的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后很受鼓舞,他说,“丝路”和人的“思路”二者相通,丝绸之路研究院、中亚学院的研究走得比较远、比较深,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更为便捷地为香港一般民众和香港商界所知悉,进而转化成现实效益。香港城市大学每年甚至每学期都会资助本科生到国外大学进行全天候学习,这种做法西北大学也可以借鉴,定期派留学生到丝路沿线国家去学习,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融入当地社会,为日后更多企业进驻或者双方交流交往提供更加便捷而有力的语言人才支撑。
范徐丽泰代表提出,希望陕西高校能更多地与香港相关院校开展合作,为丝路沿线国家传播知识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刘健仪、刘佩琼、姚祖辉等代表与高校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并就“一带一路”战略的深远意义、丝绸之路研究内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际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香港全国人大代表视察延安。(本文图片摄影:蔡静)
代表们认为,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为联通亚欧大陆的经贸人文来往做出过耀眼的贡献,相信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陕西的明天会更加美好,陕港两地的合作空间会越趋广阔,他们回到香港后会把此行了解到的情况介绍给香港各界人士,助推更多港商到陕西投资兴业。
共识在这里凝聚梦想在这里腾飞
全国人大代表视察是代表依法履职的方式,也是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途径。香港全国人大代表到内地省份视察,有助于加深其对内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情民意的了解,有利于凝聚共识,也有利于推动香港和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视察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是此次视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9天视察期间,代表们实地考察高新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等,视察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秦汉新城渭河堤防段综合整治情况等,并听取陕西省政府及延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对陕西省在带动大西北、当好西部科学发展新引擎、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方面所起的作用有了切身体会。针对如何进一步发展陕西经济,促进陕港共同发展,代表们纷纷畅所欲言。
谭惠珠代表认为,以陆路运输方式为依托,以与沿海国际港口合作为基础,在内陆形成海陆联运的聚集地和结合点,这种物流模式对陕西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将陕西推到了开放的最前沿。要迅速提高陕西自身的开发开放水平,就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物流业打造成服务业支柱产业。香港拥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服务业,在集装箱运输、通关检验、仓储调配、监测调控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人才,两地可以优势互补,为陕西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共同努力。针对陕西雄厚的科研发展实力和充沛的科研技术人才资源,谭惠珠表示,还要在能源开采、经济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科技农业等领域吸引更多海外专才。香港拥有世界级水平的大学和自由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两地可以积极合作、互利共赢。
蔡素玉代表建议,陕西可以通过举行更多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商品展览来促进内陆港口作用的发挥。
黄玉山、罗范淑芬、刘佩琼等代表纷纷表示,陕西与香港相隔虽远,风俗有别,但两地的交往越来越紧密,合作的成效越来越显著。在国家推动“一带一路”的战略上,香港与陕西的合作空间在广度、深度和幅度上都有很大的前景,希望两地不断加深交流与合作,携手同走实现中国梦的路。
一次陕西行,一生陕西情。这次陕西之旅给香港全国人大代表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代表们看到了一个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经济社会发展蓬勃向上的三秦大地。港区代表纷纷表示,希望能以此行为契机,推动陕港两地同胞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续写辉煌篇章,共叙中华情,同圆中国梦。
(本文作者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巡视员兼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