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人大代表:“走出来”体现最高检接受监督的诚意

文/ 谢文英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5年09月16日 14:20

    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袁敬华2013年应最高检邀请参加了广西视察,广西之行后坦言:“过去对检察工作的了解更多停留在报告中,但是读报告、看数字,还是很难深入了解检察工作。不实地走访,根本不可能感受到检察机关做了那么多很好的工作。”

    “到基层看一看、听一听,到第一现场去感受检察官的工作状况,比坐在会议室里读报告、听汇报,体会要真切多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杨亚达2014年视察湖北之后的体会具有代表性。人大代表们对最高检高度重视代表联系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代表联系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尤其是对最高检制定加强与人大代表直接联系工作的意见,建立专人联系全国人大代表机制给予高度评价。代表们认为,最高检院领导和机关各部门主动上门、深入到代表中间汇报工作、征求意见、接受监督,显示出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低调的态度、虚心的工作精神。这种“接地气”“走出来”的交流方式充分体现了对人大代表的高度重视、尊重和主动接受监督的诚意,难能可贵,也让代表切实感受到检察机关的亲和力。

    据最高检办公厅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过去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上审议检察工作报告时总反映对检察工作不了解。为让代表深入了解检察工作,从2013年首次邀请人大代表走进检察院至今,已经有8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亲身感受了检察工作,对检察职能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该工作人员表示,最高检邀请人大代表“走基层”的活动还将继续开展并形成常态。

    代表们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检察工作,愿意与最高检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联系。同时建议检察机关不断创新接受监督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采取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实地调研和视察等方式,让代表深入了解检察机关和检察工作,也便于代表以提出议案、建议等方式帮助检察机关解决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食药安全

    食药安全一直是近年来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讨论的热点焦点话题。面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最高检积极回应。围绕惩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出台司法解释,开展专项行动,督办重大案件。

    20143月至10月,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在为期8个月的专项监督活动中,各级检察机关共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14791795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危害食品药品类犯罪352488人,立案查办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渎职侵权犯罪457人。

    2014121日,最高检与最高法联合制定的《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施行。

    201585日,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加强食品安全司法保护工作情况。20141月至2015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犯罪嫌疑人5212,起诉12871人。

    针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最高检在去年开展专项立案监督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再次部署了为期2年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在今年的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中,最高检积极发挥刑事司法的威慑作用,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已挂牌督办了第一批28起制售伪劣食品案件,交办了第一批34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督办案件线索。

    【关键词】环境资源保护

    连续的雾霾、污染的河水、重金属超标的土壤……诸多环境问题让人们的生活蒙上了阴影。针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打响环境保卫战”的呼吁,曹建明检察长明确提出,检察机关要积极参与环境资源领域专项治理,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依法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注意发现监管活动背后的职务犯罪线索,保障“蓝天碧水”。

    为了兑现保障“蓝天碧水”的承诺,最高检侦查监督厅、公诉厅、反贪污贿赂总局、渎职侵权检察厅、民事行政检察厅等厅局打出组合拳:细化相关司法解释,部署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为期8个月的破坏环境资源专项立案监督活动,挂牌督办、指导各地检察机关介入查办重大破坏环境资源案件,积极探索推动环境保护公益诉讼。

    2015312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时说,2014年,检察机关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起诉污染环境、盗伐滥伐林木、非法开垦草原等犯罪25863人,同比上升23.3%

    20153月,最高检再次作出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3月底,最高检下发《关于对涉嫌污染环境犯罪第一批12起案件予以挂牌督办的通知》,并就挂牌督办工作作出详细部署。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这是中央在顶层设计上为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扫清障碍,也对检察机关发挥职能作用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5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521日,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严格按照授权确定的试点地区,依法稳步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要牢牢抓住公益这个核心,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为重点,准确把握提起公益诉讼的范围。

    【关键词】代表建议办理

    2015,最高检共承办议案、建议和提案共174,与去年的111件相比有大幅度增加,为历年来最高。

    “最高检独办、主办和分办的建议和提案,在办理过程中必须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面沟通。”这是2015410,最高检常务副检察长胡泽君在交办会上着重强调的。

    “当面沟通”的做法,2014年最高检议案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获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欢迎。

    2014,最高检机关一些承办部门采取“上门拜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如最高检刑事执行检察厅办理《关于加强刑罚变更执行监督的提案》时,派员赴重庆,通过召开座谈会方式与政协委员交流;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在办理《关于加强青海省检察系统信息化专门人才培训的建议》后,带着答复意见赴青海当面听取人大代表意见;最高检计划财务装备局在办理谢显术代表《关于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建议》时,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当面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和建议。

    黑龙江省澳利达医药集团董事长周有财代表建议,检察机关在办理工作中要做到“办理、沟通两手抓”,主动加强办前、办中、办后各个环节与代表的联系,及时回应代表关切,共同协商有关办理事项,切实增强办理工作的针对性,确保有的放矢,实现提、办双方良性互动。

    河北欣意电缆有限公司总裁于贵良代表进一步分析了“面对面”的必要性。他建议检察机关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变“文来文往”为“人来人往”,注意听取代表的意见和要求,切实把代表建议的办理和落实建立在代表满意、群众认可上。如果代表对办理结果不满意,要认真查找原因,重新研究办理方式、方法;对能够解决的问题,要抓紧解决;对需要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问题,应列入规划,逐步加以解决;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向代表客观地介绍情况,说明原因,争取代表理解。

    除办理代表建议之外,为直接倾听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年全国两会期间,最高检都会派出几十个工作组,分别到全国人大各代表团和全国政协各界别听取并记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对高检院工作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涉医犯罪

    “暴力伤医”“医闹”,近年来成为舆论场中的高频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检察机关应切实加大力度打击暴力伤医犯罪。

    曹建明检察长对此特别重视,指示各级检察机关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的新期待,依法严惩“暴力伤医”犯罪,依法打击职业“医闹”故意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犯罪,保障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合法权益。

    20144月底,最高检联合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出台了《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规定检察院应当及时依法批捕、起诉暴力伤医犯罪,对于重大涉医犯罪案件要加强法律监督。同时,积极参加中央综治办牵头部署的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一年来,各级检察机关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强立案监督,依法严惩暴力伤害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犯罪活动。目前,依法办理了王英生故意杀害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康红千案等社会影响大、医疗界反映强烈的301起案件,保障了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合法权益。

    【关键词】反暴恐袭击

    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新疆乌鲁木齐火车南站暴力恐怖事件、广州火车站砍人事件……发生在全国范围内的一系列暴恐事件,严重危害了民众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

    最高检将开展打击重大暴力恐怖袭击犯罪专项活动作为一项紧要任务,专门组织召开了10省检察机关参加的办理涉疆暴恐案件工作座谈会,针对内地办理涉疆暴恐案件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并对检察机关加强打击暴恐犯罪工作进行部署。

    一年来,最高检指导办理了全能神“5·28”案件,对张帆等人涉嫌故意杀人罪、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提起公诉,指导办理了刘汉、刘维等36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切实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