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国会与反腐斗争(下)
徐世澄
“月费案”与“世纪审判”
2005 年6 月,巴西工党主席、联邦众议员罗伯托·杰弗逊向媒体揭露说,为了巩固巴西工党与劳工党的联盟关系,劳工党曾于2004 年7 月一次向巴西工党提供400 万雷亚尔的资金,以资助巴西工党参加当年10 月举行的市选举运动。杰弗逊还揭露说,一年多以来,劳工党为确保自己在议会的支持者数量,向包括众议长在内的几十名联邦议员每人每月发放数额为3 万雷亚尔(折合1.2 万美元)的“补贴”,这就是所谓的“月费案”丑闻(葡萄牙语Escândalo do Mensalão)。杰弗逊此番话引起巴西政界和舆论界一片哗然。巴西国会立即任命“议会调查委员”,各媒体也争先恐后主动进行调查取证。经过几个月的查证,杰弗逊的揭露基本属实,而这笔资金是从别有他图的企业家和国有企业挪用来的。这一腐败丑闻所涉及的人中,包括劳工党党员、政府第二号实权人物、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若泽·迪尔塞乌,劳工党总书记西尔维奥·佩雷拉,劳工党司库德卢维奥·苏亚雷斯和劳工党主席若泽·热诺伊诺。2005 年6 月至7 月,这几人先后被卢拉总统解职或辞职。这一腐败丑闻更使劳工党内矛盾趋于激化,到同年8 月底,劳工党有22 名众议员和数名参议员离开该党。巴西国会和劳工党成立了调查委员会,联邦警察也参与调查,有关人员接受了调查委员会的质询,并进行全国电视直播。
2007 年,巴西最高法院开始受理此案。但是,此案的调查进展缓慢。在反对派的要求和媒体的推动下,“月费案”终于在2012 年8 月2 日开始开庭审理,这场审讯,被称为“世纪审判”。最高法院宣布了对38 名被告的指控,即盗用公款、欺诈、洗钱等。检方指出,巨额贿款来源于国有企业的广告预算,然后通过商人马科斯·瓦莱里奥·德索萨所拥有的一家公司行贿。11 名最高法官中的大多数人认为,劳工党在2002 年大选中,动用公共资金对一些国会议员和至少10 名其他政党的领导人进行贿赂,目的是让他们投劳工党候选人卢拉的票。被最高法院受审的38名被告中除3 名劳工党的前领导人即劳工党前主席若泽·热诺伊诺、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若泽·迪尔塞乌、劳工党司库德卢维奥·苏亚雷斯外,还有3 名进步党前领导人,3 名巴西工党领导人,1 名巴西民主运动党领导人,3 名自由党(现改名为共和国党)前领导人,议员和一些企业家等,其中有些人除贿赂外,还犯有洗钱、非法结社等罪名。
自2012 年11 月23 日起,巴西黑人大法官诺阿金·巴尔博扎(Joaquin Barboza)正式就任巴西联邦最高法院院长和国家司法委员会主席,任期两年。由此,他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出任联邦最高法院院长的黑人。作为主审大法官,巴尔博扎不顾强大的政治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在庭审过程中坚持原则,仗义执言,其表现受到巴西和国际社会及舆论的普遍赞扬和高度评价。经过长达4 个多月的审讯,同年12 月17 日,40 名前政府部长、国会议员、银行家和企业老总站到被告席上,他们被控行贿、受贿、洗钱以及欺诈等罪名。这场“世纪审判”总共举行了53 次庭审,最终有25 人被判有罪,总刑期加起来有280 年,罚金高达2200 万雷亚尔(约合1100 万美元)。3 名众议员,其中包括1 名劳工党众议员若奥·保罗·库尼亚被撤职。此案被告人数之多、级别之高,所判刑之严厉,在巴西历史上前所未有。执政党劳工党有四人被判刑和罚款:总统府办公室前主任若泽·迪尔塞乌被判10 年零10 个月徒刑,众议员若奥·保罗·库尼亚被判9 年零4 个月徒刑,前劳工党的司库德卢维奥·苏亚雷斯被判8 年零11 月徒刑,劳工党前主席若泽·热诺伊诺被判6 年零11 月的徒刑,总共罚款150 万雷亚尔(合75 万美元)。
罗塞夫总统的反腐决心和民众的抗议促进国会反腐
“世纪审判”使巴西反腐倡廉出现了一个重要拐点。另外,在反腐方面,巴西女总统罗塞夫态度坚决,不留情面,表明了她对腐败采取“零容忍”的立场和重拳反腐的决心。
反对党派本来试图利用“世纪审判”打击罗塞夫政府,但是罗塞夫在反腐倡廉方面的坚定立场和清廉形象赢得了人们的支持。她执政以来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民生方面,比如,提高工人的最低薪水,通过各种社会福利计划帮助巴西穷人摆脱贫困。
罗塞夫政府出台了多项防治腐败措施,如她准备实施一项改革党政关系体制的计划,打算通过改革,使各政府部长对总统负责,而不是对政党负责人负责,由总统管理政府部门,而不是由部长所在的政党管理政府部门。
巴西民众一向对巴西政客的贪污腐败深恶痛绝。2011 年,民众在巴西利亚国会大厦前举行大规模反腐败集会,化装成腐败官员形象,并展示象征政府官员腐败行为的模型。在抗议中,民众在国会前还摆放了扫把、垃圾桶等清扫工具,要求国会清除国会和政府中的腐败分子。2013 年6 月,巴西爆发了大规模民众抗议浪潮。民众抗议的导火线是公交票价的上涨。抗议的内容也从要求降低公交票价逐渐扩大到教育、医疗、反腐和政治改革等内容。6 月20 日,抗议活动达到了高潮,在全国100 多个城市,120 万名示威群众走上街头,掀起了近30 年来巴西规模最大的民众抗议活动。腐败是2013 年民众抗议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抗议活动的主要矛头。不少抗议者举着“杜绝腐败”“杜绝秘密投票”的牌子。民众对日趋严重的腐败现象的不满情绪上升,对巴西准备世界杯和奥运会的投资超预算和存在的腐败表示愤怒。制止执政党和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将腐败的官员绳之以法,是巴西民众的强烈呼声。
2013 年6 月21 日,罗塞夫总统发表电视演说,肯定民众抗议的合法性,并表示将回应民众的诉求。6 月24 日,罗塞夫总统会同包括国会在内的各联邦机构、州政府、市政府和社会代表等在巴西总统府召开会议,就政治改革、财政责任、医疗、教育及公共交通等5 项议题进行了讨论,回应民众提出的一部分要求,提出就政治改革举行全民公决、增加教育和公共服务的投入等主张。罗塞夫总统宣布:为了改善社会、经济和政治服务,必须有力地与腐败作斗争,把腐败定性为重罪。 会后,罗塞夫表示将额外拨款500 亿雷亚尔(约合224 亿美元)用于改善城市交通,并建立一个由各方人士参加的委员会来监督这一项目的实施。政府同时承诺将来自石油行业的税收全部用于教育事业。此外,罗塞夫还提议通过公民投票建立制宪大会以最终修订巴西宪法,为打击腐败建立法治基础。
在罗塞夫总统积极推动和民众抗议浪潮的压力下,2013 年6 月26 日,在民众和政府的强大压力下,巴西参议院通过一项新的惩治腐败的法案,将腐败定性为严重犯罪,并加重了处罚力度。根据这一法案,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及他人谋取利益者,最低刑期可判2 至4 年,最高可达8 年。主动及被动贪污腐败、挪用公款等,最低刑期为2 到4 年,最高可达12 年。此外,还规定,犯腐败罪的人不能保释。同年7 月,巴西国会通过了《廉洁记录法》(ley de la fichalimpia),剥夺有刑事犯罪记录的政客继续竞选公职权。此外,巴西最高法院废除了审判联邦政客需要事先得到联邦议会批准的法条。
8 月2 日,巴西国会通过了罗塞夫政府递交的反商业贿赂法议案,旨在打击向国外公职人员行贿的巴西企业,及向巴西公职人员行贿的所有企业。该法案规定上述行贿属严重违法行为,且法律首次规定,相关公司将对其员工行贿承担责任。根据此法案,如发现相关公司有行贿行为,该公司需支付金额为其上年度总收入20% 的罚金,或最高6000 万雷亚尔(约合2730 万美元)的罚款。这些公司也可能面临暂停营业,没收资产,甚至破产的危险。
2014 年1 月29 日,国会于2013 年6 月通过的新反腐败法正式生效。与先前的法律相比,新法对腐败行为的惩处更加严厉。
巴西的反腐斗争方兴未艾,而巴西国会在这场斗争中,任重道远。(完)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拉美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