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大: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广东人大代表工作的亮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潘江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近年来,广东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主题,始终把代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制度规定,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把人大代表工作推上了新台阶。
建章立制,推进代表工作制度化
2005年,中央9号文件对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支持、规范和保证其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更好地贯彻中央9 号文件精神和新修订的代表法,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制定了《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处理办法》《关于加强和规范广东省人大代表活动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省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重点处理办法》,修订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办法》;
广州市制定了有关规范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工作的若干意见、各级人大代表联系制度、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办法、主任会议组成人员接待代表日办法等;
深圳市制定了有关代表小组和专业小组暂行办法、代表视察办法、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工作职责、处理人大代表转交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若干规定、代表执行代表职务信息统计和管理办法、代表守则等;
江门市制定了有关代表约见市长办法等;
肇庆市制定了有关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若干意见,等等。
“这些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完善了人大代表的工作制度,对进一步促进广东省人大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提供了保证。”潘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提高代表活动实效,丰富代表活动内容
“修订后的代表法进一步明确规定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履职的形式和要求,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法律依据。” 潘江告诉记者,广东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以提高代表活动实效为着力点,努力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协助代表履行好职责。
广东省各级人大常委会重视代表小组工作,创新代表小组的组织形式,代表小组既有按行政区划编组,也有专业小组、代表联组等,有的地方还开展全国、省、市几级代表联合活动,多层次的小组活动。代表小组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深入社区,围绕民生问题,接访选民、走访群众,帮助群众办实事好事。
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是代表闭会活动的重要形式,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组织这两项活动。“发挥代表主体作用,重点要从选好调研、视察的专题上下功夫。”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全国人大代表联络处处长钟卡对记者说,调研、视察的专题都是由代表来提出的。如,深圳组织代表就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作专题调研并形成建议,分别由全国、省、市代表向本级人大提出,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佛山在组织代表集中视察时发现南海发电一厂污染物超标排放,便提出报告交政府办理,促使电厂作出整改。
“对代表的调研、视察活动,常委会领导强调要改变‘听汇报、看一看、谈一谈’的做法,要求必须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巡视员陈小莉告诉记者,在调研、视察的方法上,广东省的代表活动十分注意克服形式主义,切实推进民生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
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是广东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每年人代会之后,把常委会的立法、监督和代表活动工作计划印发代表,便于代表结合自身情况作出选择,然后按照代表意愿邀请代表参与常委会的工作。还增加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的人数,扩宽代表参加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的立法调研、执法检查的渠道。
“发挥代表作用,一个新的举措,就是在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期间,专门开一次列席常委会会议的人大代表的座谈会,就会议有关议题,充分听取代表意见。” 列席过省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君厚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涛告诉记者,这样做,激发了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积极性,也让代表感到责任的重大。
广东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还积极支持代表参与社会活动,组织代表参加了公务员招考评选、走进社区联系群众、珠三角发展纲要实施情况考核、扶贫济困、行风评议、公路三乱检查、信访案件终结评审、庭审执行旁听观摩、公诉旁听等活动,拓宽了代表活动领域,丰富了代表活动内容,扩大了代表的社会影响力。
做好建议办理工作,促进问题有效解决
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是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办好代表建议是各级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的法定职责广东省各级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以推动解决问题、促进全省改革发展的理念指导建议办理工作,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
“省人大常委会加大督办力度,建立了代表建议办理检查通报制度、重点建议办理制度、建议办理专题视察制度回头看制度等。”潘江说,省人大每年都召开总结交流会议,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和总结建议办理工作,要求承办单位建立领导领办建议制度、办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与代表沟通联系制度、代表不满意件的再办理制度等,努力推动办理工作逐步从“答复型”向“解决型”转变。
据了解,广东省把代表建议办理答复满意率列为省科学发展观综合评价体系。各市人大常委会都做到代表建议件件有交办、办理情况件件有答复、代表对办理答复的意见件件有反馈、代表反馈不满意的件件有沟通。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极大地调动了代表提出议案、建议的积极性,代表建议的数量逐年增加,质量逐年提高,建议办理的满意率年年攀升。
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共确定了21 项重点建议进行重点督办,推动了农田水利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淡水河、石马河污染治理,高速公路收费“一卡通”,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等代表反映的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领衔提出《关于加快石马河流域污染整治的建议》的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州学院院长毛桂平接受了记者采访。“这个建议被列为2010 年省人大重点督办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牵头督办。省政府极为重视整治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副省长为组长的工作组,积极推进‘两河’的整治,制订了分阶段整治的实施方案。” 毛桂平告诉记者,他积极参加每年省人大常委会的跟踪督办,已连续跟踪督办三年,采用明察暗访、集中视察、座谈等多种形式。省人大实行整治工作问责制,推进了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污染整治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目前,“两河”污染整治又继续被列为本届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
“今年如果不解决,我难向百姓交差。”这是2013 年再次当选省人大代表的广州市黄埔区文冲社区居委会办公室主任陆翠芬,在年初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事情起源于陆翠芬代表提出的《加快落实长洲岛邮政储蓄所建设的建议》。
长洲岛是广州市黄埔区的一个江心岛,闻名中外的黄埔军校旧址就座落在这里。岛上住着3800 多位离退休老人,他们的养老金都是通过邮政储蓄网点来发放的。但是,岛上唯一的邮政所只能收寄信件、包裹,不能办理金融储蓄业务,因此,岛上的老人每个月都要渡江到对岸领取养老金。
长洲岛上退休老人的困难状况引起了省人大代表陆翠芬的注意,一向关注民生问题的她,主动和长洲岛的老人取得联系。为了解情况,她多次前往长洲岛和老人们面对面聊天,并到长洲岛邮政所和鱼珠邮政储蓄银行走访调查。
经过详细深入的调查研究,陆翠芬代表在2009 年的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加快推进长洲岛综合邮政(储蓄)所的建议》。陆翠芬代表的建议得到了积极回应,承办单位广东省邮政管理局派出两名工作人员,专门向代表说明建议办理的情况。
在广东省邮政管理局的协调下,广东省邮政公司在长洲邮政所、黄埔造船厂和富民百货大型超市增设了3 台自动取款机。但是,这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老人们取款难的问题,因为,大部分老人年龄偏大,根本不会使用自动取款机。
自动取款机虽然不方便,但至少还能在岛上取款。然而,到了2012 年,由于公安部门加强对金融机构营业场所的管理,新增的三台邮政自动取款机因不符合要求被停止使用。从此,老人们又得穿江过海”去领取养老金了,为此,老人们对陆翠芬代表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老人们对陆翠芬的批评,让她倍感压力,也让她充满动力,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为民代言,督促相关部门彻底解决长洲岛老人领取养老金的难题。2013 年,再次当选为省人大代表的陆翠芬,立即在省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加快落实长洲岛邮政储蓄所建设的建议》,相比之前的建议,这次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2013 年9 月22 日. 广东省人大代表与财经咨询专家“一对一”交流。摄影/黎进
在长洲岛上设置邮政储蓄所,这是关系到4 个单位3800 多位离退休老人的民生问题,陆翠芬代表的建议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省政府办公厅2013 年重点督办建议。广东省邮政管理局作为牵头办理单位,制订了解决长洲岛居民邮政金融服务问题的工作方案。
如今,新的长洲岛邮政金融网点建在长洲街金洲北路516号,面积约187 平方米。网点位于长洲岛中心区域,交通便利,同时还为领取养老金的老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对于这一建议的办理结果,陆翠芬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切实保证代表作用发挥
广东省各级人大常委会把提高为代表履职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作为代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创造条件,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代表执行职务并充分发挥作用。
人大代表行使权力重要的条件是要知情知政,畅通代表了解政情社情的渠道是为代表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建立了省人大决策支持库,开通代表专网、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为代表履职提供参考资料以及政情咨询服务。”潘江告诉记者,每年省人代会召开之前,省政府、省法院、省检察院都提前将工作报告送代表审阅,协助代表做好审议工作报告的准备。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还分别召开代表座谈会,征求代表对工作报告的修改意见。各市人大常委会也以各种形式为代表知情知政提供服务,如广州市要求“一府两院”所有部门在“两会”期间集中为代表提供咨询服务;东莞市每年不定期召开政情通报会形势报告会,向代表通报各方面情况。
广东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加强代表履职学习作为强化服务群众意识提高履职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省人大常委会明确要求将学习培训贯穿于代表任期的全过程,做到代表当选时组织初任学习;履职第一年组织履职学习,安排怎样审议报告、怎样提出议案、建议、怎样开展小组活动等课程,使代表尽快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代表履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程序,尽可能缩短代表履职适应期;从履职第二年开始每年围绕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全省中心工作组织代表开展专题学习,解读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我省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情况,促使代表履职能力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要求。”钟卡告诉记者,广东各市人大常委会也十分注重代表的履职学习,中山市将常规学习与专项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全体学习与骨干学习相结合,全方位提高代表学习成效。湛江市通过组织代表到外地考察,汲取有益经验,拓宽履职视野。潮州市围绕如何开展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活动、如何处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如何撰写议案和建议等内容,有针对性加大培训力度。广州、深圳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不仅定期为代表开办专家讲堂或专题讲座,还委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举办代表履职学习班,确保每位代表任期内至少参加一次培训学习。
潘江告诉记者,广东各级人大常委会都认真按照代表法规定,将代表履职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标准。对无固定工资收入的代表因履职误工,以及代表履职产生的交通费,都给予适当的补贴。省人大和广州、深州等市建立了代表履职补贴制度,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参加闭会期间的活动提供了较好的经费保障。目前,省人大代表年人均活动经费达到1 万元,在全国各省区市是比较高的。
积极开展代表服务保障新探索
为了方便代表经常联系人民群众,及时收集民意民智,帮助人民群众排忧 解难,广东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结合自身 实际搭建平台,拓宽代表联系群众渠道。省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省人大代表开展进社区活动,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
据了解,珠海、河源、韶关等市设立了镇(街)人大代表活动室;汕头、惠州等市设立了代表联络(活动)室;江门、清远、云浮等市设立了“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搭建工作平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乡镇改制为街道。为确保人大工作在基层有效开展,部分市探索建立街道人大办事机构,设立人大工作委员会或人大联络室。如广州市在全市128个街道设立人大街道工委,作为区、县级市人大常委会的派出辅助办事机构。深圳市在社区设立了139个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代表利用这些机构和平台,接访、走访、约访和回访群众,收集民意,排忧解难,有效化解一些问题和矛盾。汕头等市还借助电子邮件、微博、QQ、微信等聊天工具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拓宽渠道。东莞、中山、惠州、阳江、湛江、潮州、江门等市设立了代表活动日、活动月制度。韶关市开展了网络参政议政活动,加强代表与群众的联络沟通。
“广东各级人大常委会还积极探索建立代表履职登记通报制度,督促代表依法履职。”潘江告诉记者,省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代表工作管理系统,对广东省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的履职情况进行登记并向代表通报。换届选举时,将代表的履职情况提供给原选举单位在推荐连任代表人选时参考。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要求代表每年都要向原选举单位提供履职情况,填写履职登记表。不分职务高低,对所有代表出席代表大会情况进行考勤,将缺席会议的名单在报纸上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一些县区人大常委会按照法律的规定,组织代表开展向选民述职的活动,让代表接受人民群众的公开监督。(本刊记者/张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