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认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此,特作决议如下 [详细]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报告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详细]
What We Do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
2009年8月24日至27日
内容: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草案;
审议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的报告;
审议可再生能源法修正草案,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27日表决通过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这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首次专门就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重大问题作出决议。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刚刚通过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是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又一重大举措,显示了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详细]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就某个专门的议题作出决议,充分体现了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对这一议题的重大关切,表明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事关全人类生存发展重大问题上的积极努力,更展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详细]
气候变化事关我国可持续发展。按照第二十六次委员长会议决定精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在办理全国人大代表有关议案的基础上,经进一步研究论证,认真听取和吸收有关方面意见,提出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草案)》 [详细]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作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的报告时指出,要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体系,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立法起草工作,加快建立相配套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制订相应的标准、监测和考核规范,采取适当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政策和措施,健全必要的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全面实施部门和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详细]
解振华说,我国将实施强有力的国内政策、措施和行动,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应有贡献。解振华说,我国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按照巴厘路线图的要求,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承担与我发展阶段、应负责任和实际能力相称的国际义务 [详细]
解振华说,我们将本着对人类生存和长远发展高度负责任的精神,继续建设性推进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功。解振华指出,我们将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为指导,坚持原则,精心组织,周密筹划 [详细]
“可再生能源法于2005年审议通过后,对加快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指出。今天开始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将首次审议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由环资委提请审议的这一草案,是法律后评估工作的成果。根据法律后评估报告,提出法律修正案草案,这是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办理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有益尝试。 [详细]
24日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的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必须“统筹规划”予以明确规定。这意味着,我国将强化国家规划对地方规划的指导调控作用,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科学的快速有序发展,又要防止不具备基本条件时盲目发展 [详细]
24日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的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中规定,国家设立政府基金性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年度安排专项资金和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等。修正案建议增加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的规定 [详细]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晓灵说,我支持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我们应该提高全社会对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把这个问题当作我们中国人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来看[详细]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薇说,近些年来,政府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现在,有些企业有节能减排的积极性,需要一些配套政策保护积极性,政策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才能够起到促进节能减排的作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