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低品位矿石要铜,让矿山重披绿装

——“中华环保世纪行”江西见闻(二)

李禾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2-11-14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被剥了几层“皮”的山体,大量堆积的废矿石,被污染地发黑或发黄的流水……这是很多人对矿山的印象。日前,记者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采访组来到江西德兴铜矿,发现矿山采用新技术,不但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废物基本达零排放,而且进行了复垦,矿山重新披上了绿色“新装”。

    德兴铜矿隶属江西铜矿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大露天铜矿,45年前建矿初期日产2500吨,如今已达13万吨/日,其产铜量约占全国的1/5,位居全国之首。

    德兴铜矿矿长刘方云说,我国铜资源十分缺乏,矿石含铜品位低。随着铜矿采选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但矿山保有可采储量日益减少,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矿山附近有大量低品位矿石相伴产出。

    “据测算,德兴铜矿露天开采范围内有低品位铜矿石量1.9亿吨,金属量矿51万吨,相当于新增一座中型铜矿的地质储量。”刘方云说,于是,矿山将品位在0.25%—0.3%之间的低品位铜矿石混入工业矿石中混选,在露天开采范围不变、投入条件基本相同情况下,矿山可多回收铜矿石1.65亿吨,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7年。

    除了对0.25%—0.3%的铜矿石进行选用外,德兴铜矿还对部分品位在0.05%—0.25%的剥离废石进行萃取。记者在废石场看到,一大片平铺着的碎石头上,均匀布设架着管子,正不断喷洒着水。

    刘方云说,喷淋的酸性水来源于生产废水,有助于铜等金属矿元素浸出,再用管道把这些水收集、汇聚到大罐里,利用浸出—萃取—电积新工艺,每年不但从废石中回收电铜1300多吨,还减轻了工业废水处理压力。

    为进一步加大酸性水处理能力,德兴铜矿与加拿大一家环境科技公司合作,利用生物硫化法回收酸性水中的铜资源。“通过该工艺,每年我们可从酸性水中回收500—800吨铜金属。仅此一项,当年我们投资2千多万元,现在每年收益约达6千万元。”刘方云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据介绍,德兴铜矿还改进了硫酸厂生产工艺,将废热用于发电,每天可向国家电网输送电量5.5万—6万千瓦时;废水循环利用,废水中产出的稀酸用于矿山废石堆浸和选矿作业,制酸铁焙砂作为钢铁厂烧结球团的优质原料,矿山废物基本达到了零排放。目前,德兴铜矿循环经济初步实现,不仅实现了金、银、铜、钼等的综合回收,而且通过堆浸、喷淋、萃取、利用酸性废水硫化法提铜,平均每年从废石、废水中回收资源价值达15亿元。2011年,德兴铜矿被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授予第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除对废物吃干榨净外,矿山还进行复垦复绿。记者看到,曾一度光秃秃的山坡上又长满了松树、无叶节节草,水蜡烛草开出了紫红的小花。

    德兴铜矿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为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复绿选用的都是本土植物,并根据不同山体情况,种植合适植物、采用相应措施。如坡度大的山地,给土壤增加营养成分,加速松树等植物生长,避免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在平地上,以自然恢复力为主,适当加以人工干预,降低复绿成本。目前德兴铜矿矿区80%以上可复垦地都进行了生态恢复。

来源: 科技日报 2012年10月21日 责任编辑: 李杰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