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7月10日电(记者 周正平)身着一袭黑衣,胸含一颗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的红心。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成立仅4年的中国特警部队,受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在公安部直接领导下,闪电般从全国各地汇聚四川地震灾区,展开了自组建以来最大规模的快速反应行动。
在四川地震灾区50余天,他们挺进一个个交通断绝的生命孤岛,给受困群众带去了生的希望;他们在重灾地区恢复了社会治安管理秩序,确保了大灾无大乱;他们满怀一腔柔情,抚慰了无数家园破碎的灾区群众受伤的心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高度评价说,赴川公安特警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立了奇功。
拯救生命的特殊突击队
5月12日下午,陪同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抵达四川抗震救灾最前线的公安部部长孟建柱,看到了灾区屋倒房塌、废墟下无数生命嗷嗷待援的惨状,也看到了总理紧锁的眉头、焦虑的神情。
当晚,他紧急下达命令:调集公安队伍最精锐的力量--特警,火速赶赴四川地震灾区,拯救人民群众生命。
重庆特警5月12日深夜接到命令,13日中午就出现在北川中学的救援现场;郑州特警从接到命令,到抵达成都双流机场,仅用了6个小时……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马维亚介绍说,公安部在抗震救灾抢救生命的第一阶段,就向四川地震灾区调集了近3600名特警,约占全国特警总数的四分之一。来自全国各大城市的特警部队,至5月14日上午,就全部在四川地震灾区部署到位,充分体现了这支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
率队在北川救援现场奋战了七天七夜的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高晓东回忆说,当时,进入北川县城的道路,已被山上崩塌的巨石给封堵了,重庆特警是冒着不断发生的余震、山体滑坡的危险,步行进入县城曲山镇的,是第一支出现在北川的省外救援队伍。
300名重庆特警和13日下午赶到的200名重庆消防官兵,混合编队,在废墟中寻找拯救幸存者。到20日9时撤离的时候,通过公安特警和消防的不懈努力,一共从垮塌的废墟中抢救出51名幸存者,其中学生37名,是从北川中学废墟中抢救出幸存者最多的一支队伍。他们还从危楼中救助出436名受困群众,向县城外安全转移了5000名百姓,发现、安置或移交了250多名遇难者的遗体。
重庆公安特警在抗震救灾行动中,还担负了一项特殊的任务。高晓东介绍说,大地震发生后,四川对外通讯一度中断,重庆公安特警12日15时,就紧急向四川派出了一支随时可以在运动状态下实现语音、图像、数字和视频连线的通讯小分队,温总理在四川境内的所有通讯保障,都是由这支小分队承担的。
大地震使四川龙门山区的许多县城、乡镇、村庄对外交通、通讯中断,瞬间成为一个个生命孤岛。公安特警临危受命,成为挺进这些孤岛,救援受困群众的一支支尖兵部队。
震中附近的漩口、水磨、三江三个乡镇,地震发生三天后仍然音讯全无。15日上午,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严正斌、阎三亚,亲率一支由2500名特警、600名边防武警、400名消防特勤组成的突击队,向漩口、水磨、三江进发。
马维亚说,那是一次悲壮的行程:一路上,到处是遇难者的尸体,被砸毁的车辆,惊恐万状的老百姓,成群结队向外撤离。突击队员却逆着逃难的人流,背负七八十斤重的给养和救灾物资,冒着山上不断滚落的飞石,踏着脚下松散的滑坡堆积层,艰难向震中前行。
经过10多个小时的跋涉,突击队进入了一个个受困多日的乡镇、村庄,把粮食和药品送给了受灾群众。马维亚回忆道,人民群众是流着泪迎接我们的,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共产党万岁、人民警察万岁!”
社会秩序稳定的特殊保障队
大地震摧毁了四川地震重灾区的基础设施和民房,也使灾区的社会治安管理体系,遭受重创。
为了维护四川地震灾区治安秩序,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指示,公安部于5月27日,再次紧急调集全国28个重点城市的5200名公安特警,赴灾区执行维护治安。
马维亚告诉记者,此次调警,涉及警力之多,所跨区域之广,是公安特警队自2005年组建以来的首次。自5月27日公安部下达调警命令,28支特警队就闻警即动,5221名特警,携带577台各类车辆及装备,自带全部给养,全部摩托化开进,疾奔四川灾区。
一周时间内,赴川特警队累计行程5.36万公里,全部抵达指定任务区,并迅即投入到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的艰巨任务中。充分展示了公安特警队快速反应和跨区域调动的指挥协调能力、后勤保障能力、机动能力,以及特警官兵的战勤能力。
来自祖国最北端的哈尔滨特警队一路跋涉,五天五夜连续行军4000余公里,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安全抵达四川灾区;合肥、深圳特警队驻防地是地震受灾严重的汶川县、理县和茂县,由于道路中断,从成都前往汶川,原本只有150公里的路程,现在却要绕道800余公里,要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路上山石不断滚落,道路崎岖不平,但这两支队伍克服困难,在规定时间里抵达了任务区。
进驻四川地震灾区的特警队,主要部署在23个县(市、区)的重点受灾乡镇、受灾群众安置点和重要交通要道、重点保护单位。他们与驻防地公安机关混合编组、联合执勤,全力投入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工作中。
受灾群众转移到了安全地带,特警队员却在危险中守护着他们被掩埋在废墟中的财产;深夜,一处处新建成的帐篷、板房安置区里,特警队员睁大双眼,守护着百姓的安宁;在震毁的银行金库外,有特警队员在值勤站岗;灾区的水源地旁,有特警队员在日夜执勤;救灾物资发放,有特警维持秩序……
宁波特警队在恢复、推进任务区群防群治工作上下功夫,在任务区结合当地群众,建立18支治安联防队日夜开展巡逻,驻防任务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目前,宁波驻防任务区日均接警数由进驻前的30起下降至6起;6月份的刑事案件发案数,比上月同期下降了63.8%,治安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了89%。
在四川绵竹地震灾区奋战的30个日夜里,海口特警队任务区内发案率,由原来的每天20起下降到目前的每天2起。绵竹灾区东岳村今年77岁的李逢贞老阿婆动情地说:“只要每天看到你们这支队伍,我们就觉得很安全。”
马维亚分析说,其实许多人的犯罪动机都是在一闪念中形成的,特警的出现,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使他们不敢最终作出犯罪的行为,这是四川地震灾区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特殊群众工作队
马维亚透露说,中国特警队员,都是大学毕业生经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择优录取的,经过特殊的训练,拥有处置恐怖暴力案件的专业技能,也拥有在处置突发性事件的时候,做好群众工作的技巧。
在四川地震灾区,特警队员们怀着对灾区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主动地为灾区群众服务。他们深入任务区的城镇乡村、受灾群众安置点,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沟通,了解社情民意和受灾群众的疾苦,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做好精神安慰和情绪疏导工作,给灾区群众带去了温暖,稳定了灾区民心。
在唐家山堰塞湖处置期间,郑州特警队负责江油市青莲镇、西坪镇等泄洪区的4700多名群众的转移工作。他们在巡查中发现,一些被转移出来的群众经常偷偷回家喂猪,浇菜园子。了解这一情况后,他们不是生硬地驱赶群众,而是把群众喂猪、浇菜的活都承揽了下来,保证了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时,没有一名群众滞留危险地带。
济南特警队承担了北川封城后的守卡任务。每天上岗前,值勤的特警都要首先面朝县城,向遇难者默哀致礼。一次,三名北川县城居民试图闯关回家,受到特警阻拦后,情绪激动的群众对值勤特警推搡谩骂,但特警队员没有动怒,而是拉着群众坐下来谈心,讲道理,谈到动情处,特警队员陪着群众落泪。最后,三名群众向执勤的特警鞠了一躬走了,临走时说道:“有你们的守护,我们死难的家人也能安心。”
虽然特警们每天在灾区都要担负繁重的维持治安任务,但他们依然竭尽全力为群众服务。
81岁的孤寡老人蒋忠武住在绵竹市春晞路72号的一间瓦房。地震发生时,他逃离时除了身上的衣服,别的什么东西也没有带。房屋地契和多年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积蓄——五千多块钱都遗留在瓦房。老人被政府安置在帐篷里,昼思夜想地要取回这些东西,吃不好,睡不着,海口特警队获悉后,派出队员冒着生命危险踩着高低不平的断壁碎瓦,进入老人东倒西歪的瓦房,找到了装有房屋地契的袋子和藏着那沉甸甸的一沓人民币的枕头,并把一些可以用的衣服、被子等家居用品一起搬了出来。
当蒋忠武老人颤抖着手从民警手中接过枕头,从中小心翼翼地取出珍藏在里面的积蓄时,禁不住老泪纵横,言语哽咽地对海口特警队员说:“我活了八十多岁,快一辈子了,你们是我这一辈子遇到的最有本事、最关心百姓的警察。”
7月3日至4日,是四川延考区的高考期间。各特警队除了投入警力,担负各考点安全保护任务外,还用各种方式,向考生和家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深圳特警队主动与汶川县教育局协商,利用特警队装备在当地威州中学考场内设立淋浴点,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服务;哈尔滨特警队将全部运警车辆开至成都市温江区考点周边,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专门的休息场所,并免费供应绿豆汤等解暑食品和提供医疗服务;呼和浩特特警队在5个考点设置便民服务点,免费为考生和家长提供矿泉水和文具用品;武汉、合肥特警队精心挑选了有丰富考试经验的队员与应考考生交流,缓解考生心理压力、指导应考技巧……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表示,正在四川大地上谱写的抗震救灾、维护稳定的宏伟篇章,凝聚着全体赴川公安特警付出的汗水,必将在公安史册上画上一笔浓浓的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