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守护好乌梁素海这颗“塞外明珠”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9月7日,中华环保世纪行2023年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初秋的乌梁素海依旧动人,芦苇、蒲草郁郁葱葱,飞鸟盘旋歌唱,空气清新爽朗,湖区呈“半月形”,水域面积293平方公里,素有“塞外明珠”美誉。
  图为乌梁素海。摄影/王岭
  更为重要的是,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的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性湿地、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泊,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被称为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
  很难想象,曾经的乌梁素海一度水质恶化、生态功能减退。据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主任包巍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河套灌区大量未被农作物吸收的化肥、农药和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入乌梁素海,造成乌梁素海水质逐年恶化。2008年,乌梁素海湖区暴发大面积“黄苔”,水质一度恶化为劣V类。
  治理好乌梁素海流域对于保障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包巍介绍,2018年,巴彦淖尔市获得了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项目支持,目前35个项目已全部完工。2019年9月20日,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复《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修编)》,其中涉及点源、面源、生态补水与生态修复、内源、生态环境物联网建设与管理支撑项目5大类、共34个项目,2020年底全部完工。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转变治理思路,由单纯的“治湖泊”向系统的“治流域”转变,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在组织保障措施上,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的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在流域上游乌兰布和沙漠,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在城镇和工业园区,彻底斩断点源污染,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和管网建设;在河套灌区,全面开展农业“四控”(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行动;在湖区周边,强力推进乌拉山生态修复和乌拉特草原自然修复,实施乌梁素海周边水土保持与植被修复工程……通过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湖区水质由劣Ⅴ类提高到整体Ⅴ类,湖心断面水质达到了Ⅳ类,水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成为黄河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物种来源,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生态好不好,候鸟先知道。现如今的乌梁素海是我国最大的疣鼻天鹅繁殖基地,每年有近千只疣鼻天鹅在此栖息繁衍。湖区还有各种鸟类258种,鱼类21种。作为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环保多功能性的大型草型湖泊,乌梁素海正重新焕发光彩。
编 辑: 刘冬
责 编: 刘静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