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部分在川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
实地了解项目新进展、产业新发展、消费新场景

来源: 四川新闻网  浏览字号: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2月17-19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在川全国人大代表深入成都、资阳、自贡等地开展集中视察,实地了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项目新进展,四川省大力培育的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发展,以及打造消费新场景等情况,为代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做好充分准备。
  项目新进展
  成渝中线高铁力争2027年6月提前建成通车
  正在火热建设中的成渝中线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沿江通道”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的成渝中线高铁控制性工程——38米深的蜀安隧道2号盾构井内,直径14米的“成渝号”正奋力向前掘进。根据工作进度,这条全长10.38公里的隧道,计划2026年6月10日前完成主体工程,未来将通行双线高铁。
  距此17公里外的龙泉驿区洪安镇,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长桥——龙泉特大桥首座最大跨径(128米)连续梁已顺利完成合龙,为下一步架梁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建设现场,代表们实地感受中国基建的实力与效率。龙泉驿制梁场采用了国内先进的平湾式钢筋弯曲机、定位网焊接机器人、龙门磁力吊装置、自动化侧模打磨机、自动化喷淋养护机器人等先进工装设备,不仅保障了施工质量,更提高了生产效率。项目现场负责人透露,“将力争于2027年6月与重庆段同步提前建成通车。”
  “此次视察带给我很大启发。”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负责人、研究员唐利军今年准备提交的建议内容正是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交通走廊有关。“视察结束后,我将进一步完善建议内容。期待未来两地交通真正实现‘一体化’,更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融合与协同发展。”
  产业新发展
  新兴产业成经济增长重要拉动力
  从成渝中线高铁建设现场出来,代表们一路向东南而行,触摸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脉搏。
  一组数据令代表们感到振奋:2024年,四川省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超过2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增至5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0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代表们视察资阳市的“中国牙谷”
  资阳的四川星河动力空间科技有限公司飞行器总装制造基地,今年已经“飞”出了两枚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四川首个专注于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的新型研发机构——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正瞄准新一代商业航天电磁发射技术持续发力,其采用的“超导磁悬浮与电磁推进+运载火箭”技术路线,可成倍增加发射次数,并大幅下降发射成本。聚焦新一代航天发射技术前瞻布局,资阳已成为四川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
  在低空经济及无人机产业中率先而为的自贡,已跑进了全省25条产业新赛道。今年一季度,鼎峰空天无人机及航空零部件全国生产总部基地项目开工建设,这将进一步完善自贡无人机机体加工及航空零部件制造链条,弥补无人机挂载巡飞器生产制造、弹体加工生产等领域空白。
代表们在自贡视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
  “如果各行各业都能抓住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企业就能稳步发展,经济也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耿福能表示,“因此,更希望看到科研水平持续跟上,以助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消费新场景
  四川第三家方特主题乐园计划今年5月试运行
  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四川打造的第三家方特主题乐园,落址于资阳临空经济区,这是一座以中国传统文化、四川特色文化为核心的综合性文旅产业园,计划于今年5月试运行。代表们走进建设现场看到,熊出没酒店主体结构已经封顶,水上运动基地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而中华文化园正在加快单体主体结构施工。项目建成投运后,游客们将实景感受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魅力。“预计年人流量将达到300万人次。”项目相关负责人透露。
  新兴技术的应用,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改变着大家的生活。在自贡市大安区何市镇,无人驾驶的快递配送车可以开到乡亲们的家门口。代表们点赞道:“高效、环保、便捷!”
  全国人大代表,自贡市沿滩区联络镇高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道群感叹道,“此次视察,看到了四川的前沿科技,让我大开眼界。”如何将科技应用于乡村发展,让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是她下一步想要深入思考的方向。
代表们在安岳视察鞋服产业发展情况
  三天的视察,项目新进展、产业新发展、消费新场景,进一步增强了代表们对四川发展的信心。他们纷纷表示,将结合本次视察和自身工作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力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议案建议,为四川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代表的力量。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