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健全涉外法制 助力高水平开放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丁子哲
涉外领域法律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涉外立法工作,构建涉外法律规范体系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
一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涉外立法步伐,并注重在相关法律中完善涉外规定,不断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出台关税专门法律,助力高水平开放
2024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关税法,法律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税法律制度建设持续加强和完善。近年来,关税领域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有必要在总结进出口关税条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关税法。关税法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对关税的税目和税率、应纳税额、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等事项作出规定,保持现行关税税制基本稳定、税负水平总体不变,完善现行制度和有关政策内容并上升为法律。关税法的出台,对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落实税收法定改革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修订国境卫生检疫法,为对外开放口岸公共卫生安全提供坚实法律保障
2024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国境卫生检疫法。新修订的国境卫生检疫法明确国境卫生检疫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合法权益保护;明确在口岸采取卫生检疫措施的传染病范围;完善防范传染病跨境传播制度措施;强化国境卫生检疫保障措施等。此次修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健全国境卫生检疫制度机制,对于筑牢口岸检疫防线、保障人民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国际交通贸易往来具有重要意义。
修订反洗钱法,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金融安全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反洗钱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反洗钱法坚持问题导向,系统完善反洗钱制度措施,平衡反洗钱工作与保障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的关系,同时进一步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这次修法对于维护金融安全,健全国家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反洗钱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审议海商法修订草案,完善涉外关系法律适用
2024年11月4日,海商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海商法是调整、规范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的重要涉外法律。此次修订草案对现行海商法作了较为全面的修改,包括统一国内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法律适用,适当调整海上活动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增加电子运输记录和船舶油污损害责任的有关规定,完善船舶物权、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事请求诉讼时效、涉外关系法律使用规则等规定。
回顾这一年,针对涉外领域,既有专门法律的制定,又有法律中相关条款的修改,涉外立法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体现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推进涉外领域立法放在突出位置,坚持系统谋划、规划引领、急用先行、点面结合,以实际行动不断健全涉外法制体系,助力高水平开放。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